时间: 2025-05-03 22: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20
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霅。
南郭复西城,晓色明於甲。
尘缨庶可濯,白鸟谁来狎。
落日潭上归,鱼歌自相答。
曾经我喜欢伊水与洛水,如今却遇上了苕水与霅水。
南郭和西城之间,晨曦的光辉映照在甲胄之上。
尘土缨带可以洗涤,白鸟又有谁来亲近?
落日时分我在潭边归去,鱼儿在水中自唱回响。
诗中提到的伊水和洛水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河流,常用于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苕水和霅水则是诗人所处的地方,表现了他对新环境的感受。南郭和西城是地名,反映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人事的思考。
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新环境的适应。
梅尧臣的《依韵和武平苕霅二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水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接受。前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伊水与洛水的美好回忆到苕水与霅水的新体验,情感在此转换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与惆怅。
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南郭和西城的景象,晨光映照在甲胄上,突显出一种清新而又静谧的氛围。诗人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思考尘世的繁杂,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两句落日归家的场景,鱼儿的歌声在水中回荡,给人以和谐的感受,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昔爱伊与洛”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晓色明於甲”中的“明”字主要指什么?
“鱼歌自相答”中“鱼”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