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0
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
作者: 万淑修 〔清代〕
东风依旧来庭院。极目家山云隔断。
辛盘空对九枝花,千里月明人更远。
黄河涛转亲无患。窗外梅花开已半。
未逢驿使托青鸾,寄去高堂如觐面。
春天的东风依然吹拂着庭院,我远望着家乡的山,却被云雾隔断了视线。
空对着桌上的九枝花,心里感到无比孤独,千里之外的明月照耀着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
黄河的波涛滚滚,亲人们的安危无须担忧。窗外的梅花已经绽放了一半。
可惜还未遇到驿站的使者,可以托付青鸾,寄去对母亲的思念,就像亲自拜见面一样。
万淑修,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后的第二天,诗人通过对春天东风的描写、对家乡的眺望,以及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人之常情。在节日的氛围中,亲人团聚的场景和对母亲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整首《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表达了清代女性诗人万淑修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春天的东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东风不仅是春的象征,更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诗人在这种春意盎然的情景中,极目远眺,却发现家乡的山被云雾隔断,无法抵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愈加显得沉重。
“辛盘空对九枝花,千里月明人更远。”这一句用空对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无奈和孤独。九枝花似乎在讽刺着诗人的孤单,花虽美,却无法陪伴她。月明之下,千里之外的亲人更加遥不可及,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黄河涛转亲无患”,这一句则转折出一种对亲人的安慰,黄河的波涛滚滚,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恒久,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坚韧与不变。窗外梅花已然绽放,生机勃勃,但诗人的心中却有着未能寄托思念的遗憾。
最后,诗人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与敬仰,希望通过驿使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母亲,表达了一种无奈的亲情和对母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对母亲的思念与亲情的珍视,结合春天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对亲情的渴望。
东风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枝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黄河涛转亲无患”这句表达了什么?
这两首诗与《玉楼春》都围绕着思念的主题,但风格各异,李清照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纳兰性德则更多地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