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

《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

时间: 2025-04-30 19:01:40

诗句

东风依旧来庭院。

极目家山云隔断。

辛盘空对九枝花,千里月明人更远。

黄河涛转亲无患。

窗外梅花开已半。

未逢驿使托青鸾,寄去高堂如觐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0

原文展示

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
作者: 万淑修 〔清代〕

东风依旧来庭院。极目家山云隔断。
辛盘空对九枝花,千里月明人更远。
黄河涛转亲无患。窗外梅花开已半。
未逢驿使托青鸾,寄去高堂如觐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东风依然吹拂着庭院,我远望着家乡的山,却被云雾隔断了视线。
空对着桌上的九枝花,心里感到无比孤独,千里之外的明月照耀着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
黄河的波涛滚滚,亲人们的安危无须担忧。窗外的梅花已经绽放了一半。
可惜还未遇到驿站的使者,可以托付青鸾,寄去对母亲的思念,就像亲自拜见面一样。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极目:极目远望,向远处眺望的意思。
  • 辛盘:指盛放花朵的盘子,辛是指辛苦,这里表达了对花的怜惜和对母亲的思念。
  • 九枝花:指盛开的花,象征着美好和生活的愉悦,但此时却因思念而感到孤独。
  • 黄河涛转:黄河水波荡漾,表示自然的变化和亲情的持久。
  • 青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常用来象征传递消息的使者。
  • 高堂:指母亲的住所或家,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敬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淑修,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后的第二天,诗人通过对春天东风的描写、对家乡的眺望,以及对母亲的思念,表达了人之常情。在节日的氛围中,亲人团聚的场景和对母亲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整首《玉楼春 元宵后一日忆母》表达了清代女性诗人万淑修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春天的东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东风不仅是春的象征,更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诗人在这种春意盎然的情景中,极目远眺,却发现家乡的山被云雾隔断,无法抵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愈加显得沉重。

“辛盘空对九枝花,千里月明人更远。”这一句用空对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无奈和孤独。九枝花似乎在讽刺着诗人的孤单,花虽美,却无法陪伴她。月明之下,千里之外的亲人更加遥不可及,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黄河涛转亲无患”,这一句则转折出一种对亲人的安慰,黄河的波涛滚滚,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恒久,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坚韧与不变。窗外梅花已然绽放,生机勃勃,但诗人的心中却有着未能寄托思念的遗憾。

最后,诗人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与敬仰,希望通过驿使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母亲,表达了一种无奈的亲情和对母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依旧来庭院:春风再度吹拂庭院,暗示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2. 极目家山云隔断:远望故乡的山,却被云雾遮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距离的遥远。
  3. 辛盘空对九枝花:面对美丽的花朵,心中却感到孤独,反映了内心的无奈。
  4. 千里月明人更远:在明亮的月光下,亲人却更显得遥远,传达出思念之情。
  5. 黄河涛转亲无患:自然的变化让人感到亲情的恒久与安慰。
  6. 窗外梅花开已半:窗外的梅花已开,象征着春的来临,但内心的孤独难以消散。
  7. 未逢驿使托青鸾:没有遇到传递消息的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无法传达。
  8. 寄去高堂如觐面:想要寄去对母亲的牵挂,像亲自拜见一样,表现出深厚的孝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春的象征,传达出温暖的情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黄河涛转”,使得自然更具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辛盘空对九枝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对母亲的思念与亲情的珍视,结合春天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对亲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九枝花:象征美好与孤独相对比。
  • 月亮:象征思念与遥远的亲人。
  • 黄河:象征自然的恒久与亲情的坚韧。
  • 梅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风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萧瑟
  2. 诗中提到的“九枝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3. “黄河涛转亲无患”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亲人的安慰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
  • 《浣溪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更为细腻。

粗略解读

这两首诗与《玉楼春》都围绕着思念的主题,但风格各异,李清照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纳兰性德则更多地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相关查询

读史 寒雨中偶赋二首 其二 病中作 长木夜行抵金堆市 朝饥示子聿 吴娃曲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野兴 朝晴 冬夜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厄字旁的字 再不其然 周郎顾曲 阵角 待答不理 同字框的字 无字旁的字 纷缊 玄字旁的字 毒手尊前 鬥字旁的字 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狱室 率顺 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迟徊观望 豕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