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14
玉楼春 其二 忆故园诸友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闻道毗陵诗酒兴,何事经年断书信。
相期共斗管弦来,今日知音一留听。
玉漏声长灯耿耿,星汉渐移庭竹影。
寒林晓际别生春,暗数残更不成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思念。听说毗陵的诗酒兴致高涨,然而为什么我们这些年却断绝了书信来往呢?我期待着一起聚会、共同欢唱,今天终于有知音愿意停下脚步聆听我的歌声。时间如滴漏的水声,灯光闪烁着,星河渐渐移动,庭院里的竹影摇曳。寒冷的森林在晨曦中显得生机盎然,却让我在黑暗中数着残更,无法入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善于诗词,常通过作品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可能是在外地生活多年,想念老友和故园的景色,流露出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开篇提到毗陵的诗酒兴,暗示着那里的文人雅士聚集,充满了欢声笑语,而诗人却因种种原因与朋友失去了联系。接着,诗人通过期待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望。诗中“玉漏声长灯耿耿”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最后,寒林与晨曦的对比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心灵的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友为主题,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切怀念和对孤独的无奈,突出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变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地方是哪个?
a) 杭州
b) 毗陵
c) 洛阳
诗中提到的“玉漏”是指什么?
a) 水流
b) 时间的流逝
c) 明亮的灯光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深切怀念
c) 轻描淡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玉楼春 其二 忆故园诸友》的意蕴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