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8:36
原文展示:
题临川宰徐伯章心远轩 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 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 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 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 竹影落夏簟,水光摇秋空。 一对凫鹜行,万里牛马风。 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 徐侯归去来,三径资已丰。 身将心共远,勿为督邮恭。
白话文翻译:
徐侯心怀万里之志,却身陷百里之地。 他以诗书礼仪治家,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 虽然外界喧嚣,但他心中却如山谷般宁静。 他打开窗户,寄托着远方的情韵,窗明几净,玲珑剔透。 竹影落在夏日的席子上,水光在秋空中摇曳。 一对野鸭悠然行走,仿佛万里之外的牛马风。 他悠然自得地望着南山,与世俗的眼光不同。 徐侯归来,家中的小径已经丰盈。 他身与心一同远行,不为督邮的恭敬所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固,号梅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临川县令徐伯章的心远轩中所作,表达了对徐伯章高远志向和宁静心境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徐伯章的心远轩中创作的,徐伯章是一位有远大志向的县令,他的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曾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徐伯章的敬佩和对他心境的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伯章心远轩的描绘,展现了徐伯章高远的志向和宁静的心境。诗中“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一句,既表达了徐伯章的远大志向,又暗示了他身处有限环境的无奈。而“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则描绘了徐伯章以诗书礼仪治家的情景,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增添了家庭的温馨和宁静。
诗中的“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和“竹影落夏簟,水光摇秋空”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徐伯章内心的宁静和远韵。而“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则进一步强调了徐伯章超脱世俗的眼光和高远的志向。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徐伯章心远轩的描绘,展现了徐伯章的高远志向和宁静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心境的赞赏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徐伯章高远的志向和宁静的心境,以及作者对这种心境的赞赏和共鸣。通过描绘徐伯章的心远轩和自然景物,展现了徐伯章超脱世俗的眼光和高远的志向,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徐侯指的是谁? A. 徐伯章 B. 曾几 C. 鹤发翁 答案:A
诗中“心万里”形容的是什么? A. 实际身处的地方 B. 志向远大 C. 家中的小径 答案:B
“开轩寄远韵”中的“开轩”指的是什么? A. 打开窗户 B. 打开门 C. 打开书 答案:A
诗中“悠然见南山”表达了什么? A. 世俗的眼光 B. 高远的志向 C. 宁静的心境 答案:C
“三径资已丰”中的“三径”指的是什么? A. 家中的小径 B. 三条道路 C. 三种资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