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2:46
原文展示:
鹧鸪天·把酒簪花强自豪 把酒簪花强自豪。花枝羞上阿翁髦。不教春色因循过,忍为虚名孟浪漂。醒复醉,莫还朝。纷纷四海正兵骚。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
白话文翻译:
我拿着酒杯,头上插着花,勉强自我安慰。花枝似乎害羞地不愿落在老翁的头发上。不让春光轻易流逝,忍受着虚名的漂泊。清醒后又醉,不要回朝廷。四海之内正战乱纷纷。任由眼前的世界变迁,我只想享受床头拨开酒瓮的乐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怀、感慨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乱频发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借酒消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把酒簪花”和“花枝羞上阿翁髦”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老者在春日里自得其乐却又略带忧伤的情景。诗中“不教春色因循过”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让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的愿望,而“忍为虚名孟浪漂”则透露出对虚名的轻蔑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后几句中,“醒复醉,莫还朝”和“纷纷四海正兵骚”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战乱的忧虑,而“从渠眼底桑田变,且乐床头拨瓮”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只愿享受简单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花枝羞上阿翁髦”中的“羞”字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不教春色因循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虚名的追求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C. 对战乱的忧虑 D. 对朝廷的忠诚 答案:B
诗中“醒复醉,莫还朝”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的什么态度? A. 忠诚 B. 失望 C. 无所谓 D. 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