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4:59
发丈亭
陆游 〔宋代〕
玄云垂天暗如漆,
橹声呕轧知船行。
南风忽起卷云去,
江月已作金盆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阴云密布的夜景,乌云像漆黑的幕布垂挂在天际,划船的声音在耳边轰鸣,似乎能够感受到船在水面上前行的情景。突然南风吹起,卷走了云层,江面的明月像一个金色的盆子倒映在水面上,显得分外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江月”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清冷和孤独的情感,代表着诗人心境的寄托。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忧虑,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陆游心系国家与人民,常在诗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感慨。
《发丈亭》是陆游在一个夜晚所写,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开篇“玄云垂天暗如漆”,在视觉上给人以压迫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橹声呕轧知船行”,通过听觉表现船行的状态,仿佛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最后两句“南风忽起卷云去,江月已作金盆倾”,展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转机,南风吹来,乌云散去,月亮明亮如金盆,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国家前途的思索,展现出一种在绝望中寻求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玄云垂天”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晴空万里
B. 乌云密布
C. 细雨纷飞
“南风忽起卷云去”中,南风象征着什么?
A. 暴风雨
B. 变化与希望
C. 无法改变的现实
诗的最后一句“江月已作金盆倾”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希望?
A. 银色的月亮
B. 金色的月亮
C. 朦胧的月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陆游的《发丈亭》更注重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情感。陆游的诗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希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