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2:32
马竖有谈武宗时事者感而赋诗
传闻遗事讵堪悲,今日长秋异昔时。
产出神驹官尽牧,献来天马帝亲骑。
千金购赏原非惜,万里长驱为不辞。
一自攀龙留剑舄,何由陪骏向瑶池。
传说中那些悲伤的往事,今天的长秋与往昔大相径庭。
神奇的骏马已然出产,官员们都已尽心照料,
献给皇帝的天马,帝王亲自骑乘。
千金的赏赐本不在乎,万里奔腾我亦不辞。
自从攀龙腾飞留下了剑履,何以能够陪伴骏马向瑶池飞去呢?
皇甫汸,明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创作多受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怀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本诗作于明代武宗时期,诗人通过对时事的感慨,反映了政治的动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神驹与天马,象征着理想和追求,但现实的残酷却让人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神驹”和“天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开头两句以“传闻遗事”引出对过往的追忆,并在“今日长秋”中强调当下的无奈与悲伤。这里的“长秋”不仅仅是时节的变化,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产出神驹官尽牧,献来天马帝亲骑”则展现了当时政治的繁荣与奢华,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权力的游戏与个人理想的破灭。诗人通过“千金购赏原非惜,万里长驱为不辞”来表现对名利的淡泊,暗示自己对待权势与金钱的态度。
最后两句以“攀龙留剑舄”自喻,表达了对成功的渴望与对理想的追求,而“何由陪骏向瑶池”则是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之声。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追求的艰难,深具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对名利的淡泊,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神驹”象征什么?
“万里长驱为不辞”表达了什么情感?
“何由陪骏向瑶池”中的“瑶池”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