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42
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
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
白云归青岑,狂澜落沧洲。
永啸长风来,爽籁生岩幽。
清商失摇落,生气浮林丘。
门生顾我言,乐矣行归休。
风袂尚飘然,此意浩难收。
在九月九日这个秋天的节日,我穿上了秋季的衣服,带着一群年轻的学生在西山游玩。万古以来的清沂河在春天依旧清澈,今年的西山秋色更加迷人。白云悠然地归向青翠的山岑,巨浪拍打着沧海的洲渚。长风呼啸而来,幽静的山岩间生出清新的气息。清越的乐声仿佛随着风飘落,勃勃的生机在林丘之间浮现。我的门生们对我说,真乐啊,快要回去了。可是风袂依然在飘动,这样的情意让人难以收住。
作者介绍:刘因,元代诗人,字德明,号澄江,生于元代末期,曾在明代初年活动。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山水景色,表达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传统上是人们登高、赏秋的日子。诗人带着学生一起游玩,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与学生间的友好关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与学生们登西山游玩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与门生的愉快互动。开头两句“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直接进入主题,展示了节日的氛围与年轻的生机。接下来的“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则通过对比,反映出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恒久之美。
整首诗从自然景色切入,逐渐转向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白云、狂澜、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气氛,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由衷的感慨。最后几句则以对话的形式,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与教诲,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秋日游玩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游玩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童冠”指的是?
“万古清沂春”中的“万古”意指?
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