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题铁峰妹画麻姑

《点绛唇 题铁峰妹画麻姑》

时间: 2025-07-29 17:36:00

诗句

水佩风鬟,挥毫人亦餐仙露。

绡衣曳雾。

貌出瑶池侣。

一水盈盈,远似蓬莱路。

披图处。

迷津可渡。

我欲乘槎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36:00

点绛唇 题铁峰妹画麻姑

作者: 谈印梅 〔清代〕

原文展示:

水佩风鬟,挥毫人亦餐仙露。
绡衣曳雾。貌出瑶池侣。
一水盈盈,远似蓬莱路。
披图处。迷津可渡。
我欲乘槎去。

白话文翻译:

水袖轻舞,风中飘逸,挥毫的画家仿佛也在享受仙人的露水。
她的绡衣随风飘荡,容貌宛如瑶池中的仙女。
那水面波光粼粼,远方似乎通向蓬莱仙境。
在这幅画中,迷人的水路可以渡过。
我想乘着木筏前往那仙境。

注释:

  • 水佩:指水袖,古代女子常用的装饰,轻盈飘逸。
  • 风鬟:形容女子的发饰在风中飘动。
  • 挥毫:指作画或写字。
  • 仙露:指仙人所饮用的露水,暗示仙气。
  • 绡衣:轻薄的衣服,多用于形容仙女或婀娜的女子。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指代天界的美丽地方。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境地。
  • 乘槎:指乘坐木筏,古代水上交通工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谈印梅,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风清丽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女性美进行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谈印梅对铁峰妹的画作的赞美之中,反映了他对美的向往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题铁峰妹画麻姑》是一首融汇了自然美、女性美与理想境界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位挥毫作画的女子,她的轻盈姿态与飘逸的服装,仿佛让人感觉她是从仙境中走来的。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这位女子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反复出现的“水”,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媒介,诗人希望通过这幅画作,能够感受到仙境的气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整首词浑然天成,情景交融,令人神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佩风鬟:强调女子的轻盈与飘逸,形象生动。
  • 挥毫人亦餐仙露:将画家描绘成享受仙气的仙女般的人物,增强了神秘感。
  • 绡衣曳雾:描绘女子的衣服如烟雾般轻柔,形象优美。
  • 貌出瑶池侣:比喻女子如同瑶池仙子,出尘脱俗。
  • 一水盈盈,远似蓬莱路:水面波光闪烁,引申出理想的蓬莱仙境。
  • 披图处,迷津可渡:在画中迷失,但又可渡过,暗示着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 我欲乘槎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喻为仙女,提升了其形象的美感。
  • 拟人: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借助画作传达了对自然与人类美的赞美,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美好与流动的生活。
  • 绡衣:代表轻盈、优雅的女性形象。
  • 瑶池、蓬莱:象征理想和仙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佩风鬟”中的“水佩”指的是什么? A. 水果
    B. 水袖
    C. 水草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什么? A. 真实的湖泊
    B. 理想的仙境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B

  3. “我欲乘槎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亦有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探讨爱情与永恒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点绛唇 题铁峰妹画麻姑》与《庐山谣》: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关注女性美,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壮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

相关查询

宿长芦寺方丈 东门外观刈熟,民间租米船相衔入门,喜作二 鹿鸣席上赠贡士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蔺相如墓 晓自银林至东灞登舟,寄宣城亲戚 双庙 上元有感 钟山阁上望雨 中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威恩并行 老骥伏枥 季常之惧 鼓舞 斤字旁的字 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价百倍 一抔之土 四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接三换九 颠来簸去 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印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