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4:30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刘禹锡 〔唐代〕
暂驻旌旗洛水堤,
绮筵红烛醉兰闺。
美人美酒长相逐,
莫怕猿声发建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暂时驻足于洛水堤边,享受着绮丽的宴席与美酒,沉醉于兰闺之中。诗人对美人和美酒的追逐不会因猿声的啼叫而感到害怕,因为这些声音来自遥远的建溪。
“猿声发建溪”中的“建溪”可能暗指地理名胜,历史上以其山水之美而著称,猿声则常用来渲染幽静的环境,反映一种孤独的情感。这首诗通过宴席的欢愉与猿声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感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湘江,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盛唐,身处唐代中后期,曾任多个地方官职。刘禹锡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兼具哲理与生活的细腻观察。
此诗作于刘禹锡为送别好友卢侍郎时,在福建的一个宴会上,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宴席的欢愉与自然的交融,抒发了自己对友情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华丽而又充满诗意的宴会场景。开篇“暂驻旌旗洛水堤”,给人以一种典雅的军人气息,暗示主人公身份的尊贵。而“绮筵红烛醉兰闺”则通过色彩和光线的对比,展现出宴席的热闹与华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奢华的氛围。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美酒与美人的景象,更通过“美人美酒长相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朋友聚会时光的珍惜。
结尾的“莫怕猿声发建溪”,则将欢愉与孤独对比,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面对生活中的孤独与惆怅。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欢快之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欢乐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通过自然声响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孤独感的哲思,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面对现实的态度。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享乐
D. 以上皆是
“绮筵红烛”描绘了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华丽的宴席
C. 孤独的环境
D. 自然的声音
“莫怕猿声发建溪”意在提醒什么?
A. 不要惧怕孤独
B. 要享受生活
C. 继续追逐美好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