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27
岑公洞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洞从开辟有,翁独擅真清。
磴古苍苔涩,岩空细溜明。
谁刊新即事,尽剔旧题名。
太息今犹古,江山不世情。
这座洞穴从开辟以来,就有了悠久的历史,唯有那位老翁独自享有这份真正的清幽。山阶古老,青苔湿滑,岩石空旷,细小的水流闪烁着光明。是谁在刊刻新的题字,尽力剔除旧的名字呢?不禁感叹,今天依然如古,江山的情感却是如此珍贵。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希范,号云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活跃于文人圈。他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结合个人情感,极具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岑公洞作为一个著名的自然景点,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洪咨夔在此创作,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文历史的感慨。
《岑公洞》是洪咨夔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和抒发。诗中描绘的洞穴,既是一个自然景观,也是一个人文空间,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洞从开辟有”,既说明了洞的历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翁独擅真清”,则透出了对隐士清静生活的羡慕。
在“磴古苍苔涩,岩空细溜明”两句中,诗人使用鲜明的对比,苍苔的湿滑与细水的明亮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自然的原始状态和宁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提出了对“新即事”的质疑,似乎在探讨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与思考。
最后两句“太息今犹古,江山不世情”,将诗人对历史的叹息与对江山的珍惜融为一体,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诗人在感叹时代更迭的同时,也在提醒后人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洞穴的描绘,抒发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洪咨夔
C. 杜甫
D. 白居易
“翁独擅真清”中的“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者
C. 风景
D. 山河
诗中提到的“江山不世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漠视
B. 对历史的珍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岑公洞》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