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47
梦语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麈尾御犊辕,竹枝招羊车。
意足各人眼,心合无天涯。
宝扇闲草虫,碧衫凉暗花。
荼蘼金沙底,清歌按红牙。
醒疑不是梦,梦到故自佳。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的“麈尾”指的是用来驱赶牛车的工具,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竹枝招羊车”则描绘了一种乡间的闲适。接着,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满足与共鸣,认为各自的眼中都有不同的美,而心灵的契合则没有距离感。在后面的描写中,宝扇、草虫、碧衫、暗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凉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诗人自问“醒疑不是梦”,表明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交织,让人感到恍惚而愉悦。
洪咨夔(约1040-1114),字子奕,号渔隐,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生活的细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洪咨夔的晚年,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追求。
《梦语》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麈尾御犊辕”和“竹枝招羊车”两个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内心的满足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但心灵的契合使得彼此之间没有了距离感,这种情感的共鸣成为了诗的核心。
在后面的意象中,诗人通过“宝扇闲草虫”和“碧衫凉暗花”描绘了一幅怡人的夏日图景,传达出一种清凉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醒疑不是梦,梦到故自佳”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梦境与现实交融的思考,令人感到恍惚又美好。
整首诗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却十分深邃,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麈尾”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复杂
B. 乡村生活的简单
C. 城市的喧嚣
诗中提到的“清歌”指的是什么?
A. 难听的歌曲
B. 优美的歌曲
C. 无意义的声音
“心合无天涯”表达了什么?
A. 心灵的距离
B. 情感的共鸣
C. 生活的孤独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