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4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47:29
江海倦游客,乾坤老病身。
傥来皆外物,自在作閒人。
睡足从吾懒,欢来任我真。
治生且耕凿,无愧葛天民。
我在江海之间旅行已久,感到厌倦,天地间的变化也让我倍感苍老与疲惫。
偶尔来访的客人都是外来的事物,我则安然自得地过着闲适的生活。
睡足之后,我便懒散,不再追求虚华的欢愉,随心所欲地做我自己。
我只想安心耕作,锄地开凿,做一个无愧于天的普通百姓。
蔡戡,字子韶,号笙隐,南宋时期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理。
《遣兴 其三》创作于蔡戡的晚年时期,彼时他对外界的纷扰感到厌倦,更倾向于追求一种宁静自在的生活。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遣兴 其三》是一首饱含哲理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开头两句“江海倦游客,乾坤老病身”,诗人以江海为喻,表明自己对外界旅行的厌倦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倦游客”不仅指身体的疲惫,也反映了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接下来的句子“傥来皆外物,自在作閒人”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淡,强调内心的自在与从容。诗人在这里选择做一个“闲人”,反映了他对生活的选择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对物质的超脱和对精神的追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值得思考的。
最后两句“治生且耕凿,无愧葛天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过简单的生活,安于平淡,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的反思与哲理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物质的超脱,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江海倦游客”中的“倦”字意思是:
A. 高兴
B. 疲倦
C. 生气
诗中“自在作閒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
B. 安闲
C. 忧虑
诗中提到的“葛天民”主要指:
A. 神话中的神灵
B. 普通百姓
C. 诗人
蔡戡的《遣兴 其三》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陶渊明的诗更加强调与自然的结合,而蔡戡则更多表现出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两者都展现了对平淡生活的追求,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