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12
颜鲁子挽诗 其一
作者: 蔡戡 〔宋代〕
耆旧三朝望,
廉平百吏师。
爱民先节用,
直道靡容私。
自视一无愧,
真成三不欺。
遗民应罢市,
泪堕岘山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追悼与怀念。他在三朝时期受到人们的期待和尊敬,作风廉洁公正,是百官的榜样。他关心百姓,注重节俭,始终保持正直的品德,不容忍私欲。自己内心毫无愧疚,真心诚意地对待百姓,做到了“三不欺”的标准。如今遗留下来的百姓在悲痛中停止了市集交易,眼泪流落在岘山的碑上,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哀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风格多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某位官员的追悼之际,借以缅怀他在任职期间的德行与贡献,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廉洁政治的期待和对优秀官员的敬仰。
《颜鲁子挽诗 其一》通过对一位官员的追悼,展现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厚影响。诗中使用了“耆旧三朝望”、“廉平百吏师”等词句,突显了这位官员在不同朝代间长久的影响力和对后辈官员的榜样作用。诗人通过对这位官员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其为民服务、节俭持家的高尚理念的推崇。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逝者的无限怀念与尊敬。最后两句“遗民应罢市,泪堕岘山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百姓因失去良吏而感到的哀伤与惋惜,体现出诗人与民众之间的情感共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人不仅缅怀了一位官员的生平,更反映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当下现实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追悼一位优秀的官员,表达了对廉洁政治和为民服务的理想追求,以及对失去良吏的深切惋惜,反映出诗人对社会政治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官员在三朝时期受到什么样的期待?
A. 期望廉洁公正
B. 期望富有
C. 期望权势
D. 期望聪明
“遗民应罢市”中“遗民”指的是什么?
A. 逝者的朋友
B. 受惠于逝者的百姓
C. 官员的家属
D. 诗人的同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