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4:51
舟行有感
作者: 蔡戡 〔宋代〕
仕路多艰棘,
人生更转篷。
浮云偏蔽日,
骇浪不因风。
世事愁眉外,
人情醉眼中。
老来齐得丧,
方寸等虚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仕途的艰难多如荆棘,人生的变幻更像是随风而转的船帆。浮云遮蔽了阳光,骇浪也不因风而平息。世间的忧愁只在眉头外显露,而人情则因醉酒而模糊。老来时才发现,失去的东西是一样的,内心的觉悟却如同虚空。
作者介绍:蔡戡,生于宋代,字方明,因生活经历丰富,作品多反映人生的艰辛与哲理,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蔡戡的晚年,正值人生回顾之时,感受到仕途艰辛与人生无常,因此写下此作,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舟行有感》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蔡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及仕途的感慨。诗的开头“仕路多艰棘”便直指人生的艰难,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迫感。接着,诗人用“人生更转篷”描绘了人生的变化无常,仿佛在无尽的风浪中漂泊,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浮云偏蔽日,骇浪不因风”中,浮云和骇浪的意象相辅相成,前者象征人生中的偶然与短暂,后者则代表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整个诗作的情感更加深邃。接下来,诗人通过“世事愁眉外,人情醉眼中”指出,世间的忧愁常常在外表表现出来,而人们在享乐中却常常迷失自我,这种矛盾加深了对人情世故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老来齐得丧,方寸等虚空”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的终极思考。老年的归结使得诗人对失去的体会更加深刻,内心的空虚感愈发明显。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也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展现了蔡戡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和对人生真谛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仕途艰辛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哲理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仕路多艰棘”意思是:
A. 仕途险恶
B. 仕途平坦
C. 仕途美好
D. 仕途悠闲
“浮云偏蔽日”中的“浮云”比喻的是:
A. 人生的快乐
B. 人生中的短暂
C. 人生的光明
D. 人生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