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5:09
绮罗香 题李爱伯户部沅江秋思图用梅溪韵
作者: 谭献 〔清代〕
草瘦芳心,柳迷倦眼,回首佳人迟暮。
一片愁魂,还被水云留住。
思故国不隔西风,奈离绪尚萦南浦。
最怜他松柏同心,往来寂寞钿车路。
清秋江上望远,只恐回帆浪急,公今无渡。
雾失峰青,憔悴镜中眉妩。
垂翠箔人忆当年,倚簟床梦醒何处。
恁禁得弹冷筝丝,潇湘和雁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江边思念故国和佳人的情景。诗中提到的“草瘦芳心”表明了秋天的萧条,作者回头望去,却发现佳人已是迟暮。愁苦的心情如同被水云留住,无法自拔。思念故国并不受西风的阻隔,但离愁却仍然在南浦萦绕。诗人最怜惜的是那些松柏,它们依然坚守着孤独的钿车之路。在清秋的江上,远望之际,唯恐回程的船在急浪中难以渡过。雾气笼罩下的青山,映照着那憔悴的容颜。回忆往昔,倚在凉席上,梦醒之后却不知身在何处。即使是弹奏冷清的筝声,也无法禁锢心中的思念,潇湘的水波与雁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更加惆怅。
谭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进行创作。他的诗歌多表达对故国和故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绮罗香》是在某个秋天,诗人游览沅江时所作,描写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佳人的回忆。时值清秋,江边的景色引发了诗人的深情感慨,结合了自然与情感的双重意象。
《绮罗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佳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草瘦芳心,柳迷倦眼”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凋零和人内心的忧伤。诗人在此处巧妙地使用了意象,将秋天的萧条与自己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的“思故国不隔西风,奈离绪尚萦南浦”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诗人虽然身处他乡,西风的吹拂却无法阻隔他对故国的向往。这里的“南浦”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交织。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对松柏的同心情结感到怜惜,展现了对长久情感的向往与珍惜。而“清秋江上望远,只恐回帆浪急,公今无渡”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似乎暗示着对无法回归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展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和佳人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在秋天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自然的描绘,进一步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切怀念。
诗中提到的“草瘦芳心”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条
C. 夏天的繁荣
“思故国不隔西风”中的“西风”意指什么?
A. 自然阻隔
B. 思乡之情
C. 季节变化
诗人最怜惜的意象是什么?
A. 杨柳
B. 松柏
C. 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