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0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02:15
题龙潭石岩
马大同 〔宋代〕
揽辔观风只课程,
风云要挹楚乡清。
晨旌几碍观山目,
夜柝翻惊梦月情。
观者宁知部使者,
平生元是老书生。
沧浪何处无人识,
欲往从之一濯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骑马停留,观赏四周风景的情景。风云变幻,仿佛在引导我思念家乡的清新。晨曦中的旗帜多少遮挡了我视野中的山景,而夜晚的敲打声又惊扰了我梦中的月色。旁观者又怎能知道我只是个书生?我一生的经历不过是读书而已。沧浪水边,哪有人能识得我,我只想顺流而去,洗去心中的忧愁。
“沧浪”出自《诗经》,表达了对孤独与漂泊的感慨。整个诗歌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马大同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大同游历龙潭石岩之际,结合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理想的追求。
这首《题龙潭石岩》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深层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索。开篇“揽辔观风只课程”便引入了一个旅者的身份,诗人以马作为引子,展现出他对周围风景的细腻感受。接下来的“风云要挹楚乡清”,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似乎在风云中寻找着自己心灵的归属。
诗中“晨旌几碍观山目,夜柝翻惊梦月情”两句,通过晨夜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梦境之间的徘徊与挣扎。晨曦中的旗帜虽美,却遮挡了视野;夜晚的敲打声则打断了他梦中的宁静。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忧愁。
最后的“沧浪何处无人识,欲往从之一濯缨”更是一种自我抒发,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希望能摆脱现实的纷扰,去往一个无人识得的地方,洗去心灵的尘埃,回归本真。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泊,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晨旌”指的是什么?
A. 旗帜
B. 风
C. 山
“沧浪何处无人识”中“无人识”的意思是?
A. 没人了解我
B. 没人看到我
C. 没人认识我
诗人自称“老书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自谦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