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21
功名多跋涉,贫贱得安閒。
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
报衙蜂澒洞,悦景鸟绵蛮。
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感慨,追求功名需经历许多艰辛,而贫困的生活却能带来安逸的心境。我坐在石头上倾听流水声,从楼上看远处的山峦。听到报晓的蜜蜂在洞里嗡嗡作响,看到景色如画的鸟儿在山间飞舞。我更喜欢的是在斜阳下的景色,游云像阵阵部队一样飘来飘去。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字师道,号梅溪,浙江省人。王冕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这首诗写于王冕晚年,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已趋于淡泊,更多地向往自然与内心的宁静。社会动荡的元末时期,王冕选择隐居,表现出对功名的无奈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王冕的《次韵答樊山四首》第二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恬淡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反思与对生活宁静的向往。诗的开头,“功名多跋涉,贫贱得安閒”,直接对比了追寻功名的艰难与贫贱生活的安逸,显示出诗人对功名的冷漠和对安静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描绘坐在石头上倾听流水声的场景,这种宁静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与自在,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再往下,诗人提到“报衙蜂澒洞”,用自然中的细微之处,表现出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然的亲近;而“悦景鸟绵蛮”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人感受到自由与和谐。
最后一句“更爱斜阳外,游云作阵还”,将画面推向了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游云随风飘动,给人一种自然流转、人生如梦的哲理思考。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示了王冕高洁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在于反思功名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诗中的“功名多跋涉”主要表达了什么?
“坐石听流水”中的“坐石”表达了什么状态?
诗人更喜欢哪种生活状态?
答案:
王冕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冕的语言更加细腻,意象更为丰富,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