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3:42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
作者:刘基 〔元代〕
一年二六团圆月,此夜光辉独耐看。
银汉波涛三岛接,玉京风露九霄寒。
方欣酷暑随时去,只恐清商促岁阑。
更上南楼瞻北极,那无鸿雁报平安。
一年只有一次的中秋圆月,如今的夜晚光辉特别耀眼。
银河波涛连着三座岛屿,玉京的风露在九霄之上显得格外寒冷。
我正欢喜酷暑终于过去,唯恐清商的乐声促使岁月流逝。
更上南楼远眺北极星,却看不到鸿雁来传递平安的消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天池,浙江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节,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的感受,寄托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此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月亮、银河、秋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思考的夜晚。开篇的“团圆月”引出中秋节的主题,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而“光辉独耐看”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珍视。
接下来的描写“银汉波涛”与“玉京风露”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暗含了秋季的清凉与孤独感。诗中“方欣酷暑随时去”表达了一种解脱的心情,但接下来的“只恐清商促岁阑”又显露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尤其是“那无鸿雁报平安”,暗示着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平安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美景,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中秋节被称为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八月十五
C. 农历四月初八
诗中“银汉”指代什么?
A. 海洋
B. 银河
C. 河流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基的这首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月的孤独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意境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