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44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特意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有些事情是不可知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不知的,有些事情是不可忘记的,还有一些事情是不可不忘的。”信陵君问:“什么叫做不可不知呢?”唐雎回答:“别人对我的仇恨是不可不知的,而我对别人的仇恨是无法得知的。别人对我的恩德是不可忘记的,而我对别人的恩德也是不可忘记的。如今,君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住了赵国,这是一种伟大的德行。现在赵王来迎接您,突然见到赵王,希望君您能够忘记这一点。”信陵君说:“无忌,我谨慎地接受教诲。”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文人或历史学者,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在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信陵君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仁德而受到广泛推崇。唐雎向信陵君提到的“德”与“恨”,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权力游戏中的道德考量。
《唐雎说信陵君》以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恩怨与道德。唐雎在与信陵君的对话中,提到“人之憎我”和“人之有德于我”,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信陵君的行为被唐雎称赞为“大德”,说明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仁德和勇气是多么重要。
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讲述信陵君的功绩,更是在引导读者思考人际关系中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唐雎希望信陵君在获得荣誉时,能够保持谦逊与清醒,不忘他人的恩德。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智者的处世之道。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展示了古人对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唐雎的劝诫,诗歌传达出一种重视道德、倡导相互理解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反思和践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人之憎我”和“吾憎人”,通过对立的情感揭示人性复杂。同时,使用了提问的方式,引导思考,使读者更深入理解诗意。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在于探讨德与恨的关系,倡导宽容与谦逊,强调在纷扰的政治环境中,保持道德的坚定和人性的善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信陵君救了哪个城市?
a) 邯郸
b) 洛阳
c) 咸阳
答案:a) 邯郸
唐雎提到的不可不知的是什么?
a) 别人的恩德
b) 别人的仇恨
c) 自己的能力
答案:b) 别人的仇恨
信陵君的行为被称为?
a) 小德
b) 大德
c) 无德
答案:b) 大德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岳阳楼记》进行对比,二者均强调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情感,但《岳阳楼记》更侧重于景与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