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7:55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谤讥 一作:谤议)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7:55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刘向 〔两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个子高八尺多,容貌俊美。一天,他穿上朝服,照镜子,对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
妻子说:“你美得很,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
邹忌心里不太相信,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
第二天,客人从外面来,与邹忌一起坐着聊天,邹忌问:“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次日徐公来,邹忌仔细观察,自认为不如镜子里的自己,而徐公则在远处看起来更差。
晚上睡觉时,邹忌思考:“我的妻子夸我,是因为私情;我的妾夸我,是因为畏惧;我的客人夸我,是因为想要请求我。”
于是他入朝见齐王,直言:“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是因为私情而美我,我的妾是因为畏惧而美我,而我的客人是因为想要请求我而美我。
现在齐国地方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中妃嫔都偏爱王,朝廷的臣子都畏惧王,四面八方的人都想向王请求,这说明王的遮蔽太严重了。”
齐王说:“很好。”于是下令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过失的,给予重赏;能上书谏我过失的,给予中赏;能在市朝谤讥我的,闻者给予下赏。
命令下达后,群臣纷纷进谏,门庭若市,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进谏。经过一年,虽想说话,却无可进言。
燕赵韩魏听闻此事,都来朝见齐国,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刘向,生于汉朝,字子骏,号敬仲,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致力于整理古籍,编纂《说苑》、《新序》等作品,主张以道德教化来影响政治。
《邹忌讽齐王纳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谏言的重视,士人希望通过自我反省来促使统治者改正错误,推动政治改革。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极具智慧与深度的政治寓言,讲述了邹忌通过对自身美丑的思考,意识到谏言的重要性,最终促使齐王接受意见,改革朝政。邹忌在对比中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展现了士人与统治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妻子、妾和客人的反应,邹忌意识到表面上的美丽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这种深入的自省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智慧体现。此外,齐王的开放态度则为后来的君主提供了借鉴,强调了对意见的重视与接受。整篇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政治哲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歌通过邹忌的自省和齐王的决策,强调了自我认识和接受谏言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为统治者,应该虚心听取臣民的意见,以避免因遮蔽而导致的失误。
邹忌修多高?
齐王的态度是什么?
邹忌通过谁意识到自己被夸赞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