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7
原文展示:
初夏遣兴 文徵明 〔明代〕
雨浥浮埃绿满庭, 晚花初试水冬青。 小窗团扇春寒尽, 竹榻茶杯午困醒。 惭愧饥年还饱食, 蹉跎贫业尚残经。 燕闲自觉难消受, 赖得经时病未宁。
白话文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洗净了尘埃,庭院里绿意盎然。 晚开的花朵初次尝试着水冬青的滋润。 小窗边,团扇轻轻摇曳,春天的寒意已尽。 竹榻上,茶杯旁,午后的困倦渐渐消散。 在饥荒之年还能饱食,心中感到惭愧, 岁月蹉跎,贫寒的事业仍残留着经书的痕迹。 闲暇时自觉难以消受, 幸好长时间以来的病痛尚未安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文徵明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在闲暇时的自我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首联“雨浥浮埃绿满庭”,以雨水洗净尘埃,庭院绿意盎然,展现了初夏的清新与生机。颔联“晚花初试水冬青”,则进一步以晚花的初次尝试水冬青,暗示了生命的更新与成长。
颈联“小窗团扇春寒尽”,通过小窗和团扇的意象,表达了春寒已尽,夏日初至的感受。而“竹榻茶杯午困醒”,则以竹榻和茶杯为媒介,描绘了午后困倦消散的宁静时光。
尾联“惭愧饥年还饱食”,诗人表达了对在饥荒之年还能饱食的惭愧之情,体现了他的谦逊与自省。最后两句“燕闲自觉难消受,赖得经时病未宁”,则反映了诗人在闲暇时的自我反省,以及对长时间病痛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时节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问的执着。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谦逊与自省,以及在闲暇时的自我反省和对长时间病痛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雨浥浮埃绿满庭”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晚花初试水冬青”中的“初试”是什么意思? A. 初次尝试 B. 初次见到 C. 初次种植 D. 初次开花
诗中“小窗团扇春寒尽”表达了什么感受? A. 春天的寒冷 B. 夏天的炎热 C. 春天的结束 D. 夏天的开始
“惭愧饥年还饱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惭愧 C. 满足 D. 失望
“燕闲自觉难消受”中的“燕闲”是什么意思? A. 闲暇 B. 忙碌 C. 疾病 D. 饥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