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31
老兴行慈云醉中
梅花斓斑春渐芳,山弄晴色溪生光。
筍担自随信老步,一步一伫春意长。
路逢邻叟笑谓我,须鬓皓矣脚尚强。
及今行乐刻当岁,莫学痴人无知死亦忙。
味哉此语举手谢,乘兴迤逦入宝坊。
住山老子拍手喜,翠微摇曳白鸟翔。
本来未有十日别,已似故知久别遇他乡。
坐我以蒲团叠膝之榻,薰我以柏鼎醒心之香。
饱我以银丝之饼长菜之馔,瀹我以石花之水申椒之汤。
世方慕羡黄粱枕,谁顾萧飒芙蓉裳。
独如羊枣昌歜嗜,要与古柏寒松苍。
可但三宿桑下生恩爱,已是十年方外通肝肠。
畴昔尽随电光一抹过,方来能有日晷几寸量。
划然长啸出门去,弟遵吾前子扶傍。
慈云信美非吾,归与归与仰面天茫茫。
梅花斑斓,春天渐渐变得芬芳,山间的晴色和溪水的光影交相辉映。
我背着筍担,随性而步,一步一停,春意悠长。
在路上遇见邻居,笑着对我说,我的胡须已经白了,脚步却依然有力。
如今正是享乐的时刻,千万别像那些痴人一样,忙忙碌碌无所知。
这句话真是妙,我举手道谢,兴致勃勃地走进宝坊。
山中老人高兴地拍手,翠微山间白鸟在飞翔。
原本才离开十天,如今却像久别重逢的故友。
请我坐在蒲团上,叠膝而坐,香气从柏鼎中飘来,令人心醉。
用银丝饼和长菜的美味款待我,石花水和申椒汤润喉。
世人都在羡慕黄粱梦,谁会在意那萧瑟的芙蓉衣。
独自一人像羊枣般贪嗜,想要与古柏和寒松为伴。
即便只在桑下住三天,也已是十年心肠相通。
往昔如同电光一闪而过,这才知道日晷的寸尺之量。
长啸一声走出门外,弟弟跟在我前面,儿子在旁搀扶。
慈云的美好并非属于我,归去时仰望苍茫的天空。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陈著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本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外出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的欢聚和对生活的享受,显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色为背景,借助梅花的斓斑和溪水的光影,传达出浓厚的春意。诗人在春日的游历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乐趣。他与邻居的互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怀,尽管岁月流逝,但生活的乐趣依然存在。
诗中有对老年生活的思考,诗人面对邻友的调侃,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场欢聚,丰富的饮食和优雅的环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诗人在饱餐之余,体悟到人生的珍贵与短暂,提醒自己不应沉迷于世俗的喧嚣,而要珍惜当下的快乐。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蕴深厚,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和谐与宁静的精神追求。
诗歌的主题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强调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诗人对邻叟的称呼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