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遣兴寄杨子常先生

《遣兴寄杨子常先生》

时间: 2025-04-26 10:09:41

诗句

闲来窗下枕书眠,一榻清风五柳烟。

松籁忽生茶鼎内,桐阴半落笔床前。

莲花结社思陶令,柿叶供书想郑虔。

本欲解嘲无可解,醉余还展子云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41

原文展示:

闲来窗下枕书眠,一榻清风五柳烟。
松籁忽生茶鼎内,桐阴半落笔床前。
莲花结社思陶令,柿叶供书想郑虔。
本欲解嘲无可解,醉余还展子云篇。

白话文翻译:

在窗下闲来无事,靠在书本上打个盹,
清风徐徐,五柳树下弥漫着烟雾。
松涛声忽然在茶鼎中响起,
桐树的阴影半遮住了我的笔床。
莲花结社让我想到陶渊明,
柿树的落叶让我想起郑虔。
原本想要解嘲却无从解说,
醉后又翻看起子云的诗篇。

注释:

  • 闲来:闲暇时光。
  • 枕书眠:靠在书本上睡觉,表明作者热爱读书。
  • 五柳烟:五柳指的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烟则是清风中带着的烟气。
  • 松籁:松树的声音,像是风吹动松枝发出的声音。
  • 茶鼎:泡茶的器具,象征着悠闲生活。
  • 笔床:写字的地方,表示创作的环境。
  • 莲花结社:指的是陶渊明在诗中提到的隐逸生活。
  • 柿叶:柿树的叶子,象征着丰收与思考。
  • 解嘲:解读、解说嘲讽之意。
  • 子云篇:指的是古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表达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宁,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情趣,常常引人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闲暇的午后,诗人处于宁静的环境中,思绪飞扬,借景抒情,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遣兴寄杨子常先生》是王维宁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寄托。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窗下的书本和徐徐的清风,营造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接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表现了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

“莲花结社思陶令”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陶渊明以莲花自喻,象征着高洁和不染尘世,而“柿叶供书想郑虔”则反映了他对郑虔的怀念,郑虔以书法著称,强调了文学与自然的结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思。

到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想要解嘲却无从下手,醉酒后又回顾起子云的诗篇,反映出一种对文人生活的感慨与对文学的热爱。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王维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来窗下枕书眠: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书本是他精神的寄托。
  • 一榻清风五柳烟:描绘出环境的清新,五柳象征着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 松籁忽生茶鼎内:松树的声音与泡茶的情景结合,显示了自然的和谐。
  • 桐阴半落笔床前:桐树的阴影遮住了写作的地方,暗示诗人面临的创作困境。
  • 莲花结社思陶令:莲花与陶渊明的关系,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柿叶供书想郑虔:柿树的叶子引发对郑虔的回忆,强调文化的传承。
  • 本欲解嘲无可解:表达了对生活的困惑与无奈。
  • 醉余还展子云篇:虽然醉酒,但仍然沉浸于诗歌之中,展现了对文学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喻为高洁的象征,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 拟人:松籁与茶鼎的结合,使自然界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友谊、文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反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下:宁静的环境,代表了闲暇与思考。
  • 清风: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心灵的宁静。
  • 五柳:陶渊明的象征,代表高洁的品格。
  • 莲花:象征着高洁、隐逸的生活。
  • 柿叶:代表着丰收与思考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莲花结社”是指哪个古代诗人? A. 王维
    B. 陶渊明
    C. 李白
    D. 杜甫

  2. “松籁忽生茶鼎内”中的“松籁”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声音
    B. 松树的影子
    C. 松树的果实
    D. 松树的香气

  3. 诗人借用柿叶来表达对哪个诗人的怀念? A. 陶渊明
    B. 郑虔
    C. 李白
    D. 王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展现隐逸生活的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宁的《遣兴寄杨子常先生》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深远,而王维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王维宁诗集》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无题诗次刘虞部韵(二首) 题画唐马 秋意 秋怀 奉试麦垄多秀色 题乐平寺 宿华严院 菩萨蛮·湿花春雨如珠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气茂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土的词语有哪些 幼学壮行 余轴 行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持枪实弹 西字头的字 日莫途远 拔犀擢象 听天由命 豫且 小鼓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普天率土 豆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