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4:48
送沆赴台州学录
作者:陈著 〔宋代〕
山连霞,水半沙,十步九步神仙家。
草初芽,树欲花,香风二百里春华。
人谓此行良可乐,我送出门还作恶。
初心谓何姑勿道,为贫去抱夫子脚。
天台如今人物林,芹芳藻洁纷佩衿。
物议无情忧责重,尽人须要先尽心。
好为人师古所戒,况汝大欠镫窗债。
理义无穷白日速,相长工夫方有在。
视身如玉宜好修,守口如瓶勿起羞。
平平之外无赫赫,介介之中有休休。
劳其筋骨饿肤体,乃汝法家并拂士。
恩爱极处言语切,岂得已哉汝行矣。
我年虽迈尚自强,藜藿能延寿命长。
相望只有片云隔,不比远去无游方。
时节飞书当莱舞,两字平安胜三釜。
三年电光一抹过,但要学成身立来归见父母。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好友沆前往台州求学的情景。诗中描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草木初生,春风拂面,似乎为沆的出行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喜悦。尽管人们认为此行令人高兴,但诗人内心却有些不安,似乎担心沆的未来与前途。诗中提到“初心”,暗示了求学的目的与理想,劝告沆要为理想而努力,不应因世俗的压力而放弃,尤其要牢记师道和学问的重要。
天台如今人才济济,环境也很优美,但人们对于学业的期待是无情而沉重的,必须用心去对待。诗人告诫沆要像珍惜玉石一样修身养性,要保持口德,不轻易发言。最后,他希望沆能在三年后学成归来,见到父母,传达出浓浓的关怀与期待。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诗词作品在当时享有盛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事。
创作背景:诗的创作缘于送别好友沆去台州求学,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与期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学业的重视,强调了求学过程中的艰辛与责任。
这首诗充满了对求知者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蕴含着对求学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传达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十步九步神仙家”,不仅是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也暗示了求学路上的艰难与不易。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沆的劝勉,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尤其是要“守口如瓶”,这是对待言论与行为的谨慎态度。诗人在此处引入了“理义无穷”的理念,表明学问的深邃与复杂,鼓励沆在求学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真理。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最终以三年后重聚的期望作结,更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情与希望,让人感受到人际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对求学者的劝诫,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学业的重视,以及对朋友的关心与期盼,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山连霞,水半沙”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冬天的雪景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热浪
“初心谓何姑勿道”中“初心”指的是什么?
A. 最初的理想和追求
B. 最初的生活境遇
C. 最初的朋友关系
诗人对沆的劝勉主要集中在哪几方面?
A. 学业与身体
B. 生活与金钱
C. 友谊与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