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2:04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幽雅。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皓鹤夺鲜,白闲鸟失素,千里广铺寒野。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在辽阔的天空中吉祥的雪花纷纷飘落,寒风轻轻剪裁着,瑶花初次降临。雪花在僧舍四处飘舞,密密地洒落在歌楼上,弯弯曲曲的雪道渐渐迷失了鸳鸯瓦的影子。真是渔人好,披着一件蓑衣归家,江上的晚景适合画成画。满城长安,酒楼的酒价高得令人惊讶。幽雅的景致,最适合去拜访戴叔伦,轻舟荡漾在溪水上,十分潇洒。皓鹤失去了鲜艳的颜色,白色的闲鸟也不再洁白,千里寒野一片苍茫。相信幽兰的歌声已经断绝,彤云已经收尽,那里别有瑶台琼榭。放一轮明月,交相辉映在清澈的夜空中。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湘东,北宋著名词人,出生于杭州。他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常描写离愁别绪和天人合一的意境。柳永的词作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的词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望远行·长空降瑞》是柳永在一个冬季夜晚所作,诗中描绘了雪花纷飞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此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人交流频繁,柳永通过这首词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望远行·长空降瑞》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柳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雪景,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通过“长空”和“瑶花”的对比,展现了雪花的轻盈与寒冷的季节特征,传达了一种祥和的气息。接着,诗人描绘了雪花飘落在僧舍和歌楼的情景,生动地呈现了冬日的宁静与雅致。
在描写渔人归来的场景时,“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表达了诗人对渔人生活的向往,渔人在江上划船归来,恰似一种归隐的理想,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随着诗句的推进,柳永又将视角扩展到长安的酒肆,酒价高昂,暗示了繁华背后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诗人用“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来结束整首词,明月与清夜的结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给人以希望与遐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柳永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背后孤独的感慨,最后以明月的意象,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与美好的期待。
诗中“长空降瑞”中的“瑞”指的是什么?
“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中的“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皓鹤夺鲜”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