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32
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山下的雷颐和泉水,表现出静谧山体的风貌,强调了宁静的修养之道。窗外的光线明亮而悠闲,四周寂静无声。诗人坐在这里,观赏着鼻尖的白色,仿佛岩石上的花朵也在春风中悄然绽放。
洪咨夔,字宗宪,号震川,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融入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是洪咨夔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山水的欣赏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自然的宁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理想的向往。
《净梵僧颐蒙堂》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诗的前两句“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直接描绘出一幅山水画卷,雷声与泉水交织,生动且富有层次感。接下来的“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则转向了哲理的探讨,强调了静谧环境对心灵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万物都在静默中感受生命的律动。最后两句“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更是以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微小生命的关注,白色的花朵在春风中自然而然地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哲理的深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宁静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简约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中提到“山下出泉蒙”,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主静山之体”强调了什么?
诗人坐观的是什么?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洪咨夔的《净梵僧颐蒙堂》都是以山水为题材,前者着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后者则更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