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5:52
登君山
——吴妍因〔清代〕
一览江天阔,跫然登古邱。
拱辰卑远岫,宗海束横流。
珠履客安在,棘门君便休。
空留黄歇土,孰与吊千秋。
当车螳臂自高擎,百败原知无一成。
犹有孤城堪效死,谁言小吏可偷生?
五更独转偕亡曲,千古如闻速砍声。
碧血写成垂世史,行间正气尚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君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河浩瀚,心中感慨万千。山的轮廓远而低矮,海的流动被束缚在横向的地平线上。诗人提到客人在哪里,门前的君子又何处安息?只留黄土在此,谁来为千秋的历史感叹?面对艰难险阻,尽管一切努力似乎无果,但仍有孤城可以为国捐躯,难道小官吏就能逃避生死的考验?黎明时分,独自听到亡国的悲歌,仿佛千古以来,仍能听到那刀剑交击的声音。正义的血写下了世间的史诗,行间的正气依旧纵横。
作者介绍:吴妍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深刻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登临君山时,旨在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心中的壮志与历史感慨,表达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与思考。
《登君山》通过描写君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从高处俯瞰江河,感受到自然的浩瀚与人事的渺小,揭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力。诗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通过对“空留黄歇土”的感叹,引发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在情感基调上,诗歌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忧伤与思索。诗人在最后几句中,通过“碧血”和“正气”,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壮烈与正义,传达了忠诚与理想的精神。这种对比与呼应,形成了诗歌情感的高潮,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履”象征什么?
“空留黄歇土”中的“黄歇土”指代什么?
诗中表现出对历史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