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香寂圃

《香寂圃》

时间: 2025-05-03 21:07:32

诗句

陂陀茶山西,草树无空空。

呼儿锄其荒,花木乱栽种。

葩华以时折,芗泽得风送。

真成摩诘病,幻出天女供。

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灵坚不自持,玉陇纷一哄。

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

诚能返其流,当见寂不动。

花飞已无踪,香过忽如梦。

于焉自闻闻,尔乃得大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7:32

原文展示:

香寂圃
曾几

陂陀茶山西,草树无空空。
呼儿锄其荒,花木乱栽种。
葩华以时折,芗泽得风送。
真成摩诘病,幻出天女供。
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灵坚不自持,玉陇纷一哄。
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
诚能返其流,当见寂不动。
花飞已无踪,香过忽如梦。
于焉自闻闻,尔乃得大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边的茶山,草木茂盛得没有空隙,呼唤孩子们去锄草,花木被随意地种植。花儿在适当的时候被采摘,香草在风中轻轻飘送。真像摩诘的病症,幻化出天女的供奉。游人像蜜蜂和苍蝇一样,晴天里争相喧闹。灵魂却难以自持,玉陇也随之喧闹。谁能在尘世中明白,这境界是多么的空洞。如果能够回归本源,就会看到宁静不动。花儿飞舞已无踪影,香气过后恍若一场梦。在这里,自然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这才是最大的用处。


注释:

  • 陂陀:指山坡或小山,形容茶山的地形。
  • 无空空:形容草木茂盛,没有空地。
  • 呼儿:呼唤孩子们。
  • 锄其荒:锄掉荒草。
  • 葩华:花朵。
  • 摩诘:指王维,因其诗作常有隐逸之意。
  • 游人:指前来游玩的旅客。
  • 灵坚:灵魂的坚固,指内心的追求。
  • 根尘间:指世俗的尘埃。
  • 寂不动:指内心的宁静与不动摇。
  • 香过忽如梦:香气消逝如同梦境一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文化繁盛、诗歌流派众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香寂圃》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而闻名。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茶山的繁茂和喧闹的游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开头部分描绘了自然的生机,草木繁盛,孩子们在田野中劳作,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然而,随着游人的到来,这种宁静被打破,形成了一种“喧哗”的局面,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与冲突的关系。

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美,也引入了内心的反思。他提到“灵坚不自持”,暗示人在自然的喧闹中容易迷失自我,无法保持内心的宁静。诗的结尾则重申了回归内心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在内心宁静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整首诗使人感受到一种从喧嚣走向宁静的转变,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作者的哲学深度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陂陀茶山西,草树无空空。

    • 描述茶山的地理位置和茂盛的植被。
  2. 呼儿锄其荒,花木乱栽种。

    • 呼唤孩子们去除杂草,描绘了一幅田园劳作的场景。
  3. 葩华以时折,芗泽得风送。

    • 花朵在适当时节被采摘,香草的香气随风飘送。
  4. 真成摩诘病,幻出天女供。

    • 比喻游人如同王维的病症,幻化出美好的景象。
  5. 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 游客像蜜蜂一样在晴天中争相喧闹,形成了热闹的场面。
  6. 灵坚不自持,玉陇纷一哄。

    • 内心无法保持宁静,玉陇也随之喧闹。
  7. 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

    • 反思尘世的迷惑,感叹境界的空洞。
  8. 诚能返其流,当见寂不动。

    • 如果能回归本源,就能见到内心的宁静。
  9. 花飞已无踪,香过忽如梦。

    • 花影消失,香气如梦般转瞬即逝。
  10. 于焉自闻闻,尔乃得大用。

    • 在此处自我反省,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真成摩诘病”,用来形容游人的状态。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特征,如“灵坚不自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有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清静与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茶山:象征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活力。
  • 花木:代表生命的繁荣和美好。
  • 游人:象征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人类的喧闹与自然的宁静之间的矛盾。
  • 香气: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场景主要是什么?
    A. 山川河流
    B. 茶山与花木
    C. 城市风光

  2. 诗人通过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A. 喧闹的游人
    B. 飞舞的花瓣和香气
    C. 冷清的山谷

  3.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曾几《香寂圃》与王维《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香寂圃》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内心的反思,而《鹿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古诗词的美与哲思》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凉·青浦徐伯 贺新凉·题杭县黄龙洞僧汝望溪小照 贺新凉·愚园听南海劳泮撷弹琴,兼示田东生 贺新凉 贺新凉 其五 贺新凉 其四 贺新凉 其二 贺新凉 其一 贺新凉 其四 有赠 贺新凉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星离月会 卓逸不群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包含懈的词语有哪些 齐交 地邻 厄字旁的字 尺竹伍符 包含舍的成语 包含胛的词语有哪些 道旁苦李 尣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亚 真洞 力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缊袍不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