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2:58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
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
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春天的雨接着梅雨而来,心中不免忧虑水灾。
乞求晴天还要多久,又对雨感到忧虑。
田里的苗虽已枯萎,仍然期待能够有一点收成。
只怕收稻的日子,滂沱大雨无法停止。
曾几(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诗歌描写自然与人情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展现对社会问题的关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咏旱三首》是曾几在面对旱灾时的创作,反映了当时农民因干旱而产生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渴望,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切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面对旱灾时的无奈与焦虑。开篇的“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用对比手法将春雨与梅雨相连,隐约流露出对水灾的忧虑。接着“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诗人用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对天公的求告,反映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田地的惨状,尽管苗木已枯萎,但仍期望能有一点收成。最后一句“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则深刻地揭示出农民对未来的担忧,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对生存的渴望。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天候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以农民的视角出发,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诗中提到“水潦”指的是什么?
A. 水灾
B. 雨水
C. 干旱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中的“向槁”是什么意思?
A. 生长
B. 枯萎
C. 繁茂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忧虑
C. 愤怒
可以将曾几的《咏旱三首》与杜甫的《春望》进行比较,前者更关注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自然的敏感,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