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16
轮台子 粤秀山麓经故太仆霍公池馆作
作者:屈大均 〔明代〕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难归青犊。
但玉殿虚无。翠旗反覆。
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
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
在烟雾缭绕的草地上,我忍不住再次为沉渊中的太仆哀悼。
闺秀们一起走向涟漪的水边,鱼腹中的佩环多得数不胜数。
美丽的儿女们嬉戏玩耍,侍女们的累赘仿佛变成了蛟龙的族群。
面对忠魂未远,依旧在林中悲鸣的乌号。
荒废的园子离朝台很近,遥望那龙舟已不再在水边停留。
我恨这江山与金汤四面封闭,难以归去青年的梦想。
然而那玉殿却是虚无缥缈,翠色的旗帜在风中翻飞。
化为大海的思绪愁苦,杜鹃的啼鸣持续不绝。
试图招魂,把它送到金屋中。
想起隋帝被发之时在天门前,哀诉着自己难以赎回的身世。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澄宇,福建人。他的诗风受到王维、李白等唐诗的影响,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屈大均游历粤秀山麓时,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轮台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人和美好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含烟蔓草”描绘出一种朦胧而又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哀伤。接着,以“闺人共赴涟漪”的画面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息,但随即又通过“佳儿佳妇嬉嬉”的描写转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忠魂”的呼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隋帝”,不仅仅是历史人物的象征,更是对失去自由与理想的深切反思。结尾的“哀诉身难赎”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唏嘘不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仆”指什么?
“闺人共赴涟漪”中的“涟漪”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隋帝”是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