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6:23
长安昔经游,堪记述河山胜处。
华岳峻极,云横半岭,潼关天险,草封危堵。
偷閒览温柔,犹髣髴华清艳侣。
池畔甃玉阶阑,料应是曾洗凝脂,四围香度。
乱峰骤举。恨虏马奔驰无阻。
废兴千古。嗟凭隘难据。
长见金人,咸阳放牧桃林未数。
回顾。隐几行秦树。
我曾在长安游历,记得那里的河山美景。
华山巍峨高耸,云雾环绕着半山腰,潼关的险峻如同草木封闭的危墙。
在温泉边偷得闲情,仿佛看见华清池的美丽伴侣。
池边的玉阶栏杆,想必曾有人在这里洗浴过,四周香气弥漫。
山峰陡峭,高耸入云。我恨那敌人骑马飞奔而过,毫无阻碍。
历史的兴废千古如梦,感叹这里的险要难以占据。
长久以来,总能见到金人的身影,咸阳的桃林也未曾数尽。
回首往事,隐约可见几株秦树。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豪放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华山及华清温泉游历的追忆,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景观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卓牌子》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华山与华清温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塑造出华山的壮丽与华清的温柔,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身处险峻与温柔之间的复杂情感。
开头几句中,作者提到长安的河山美景,直接引入游历的主题,给人以空间感。接着对华岳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其巍峨的身姿和云雾缭绕的神秘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潼关的描述则进一步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在温泉边的闲适,带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犹髣髴华清艳侣"一句,恰如其分地将美人与自然相结合,反映出作者对美的执着追求。最后部分则是对历史的沉思,感叹兴亡,寓意深刻,留下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又蕴含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长安昔经游,堪记述河山胜处。
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游历长安及其美景的深刻记忆。
华岳峻极,云横半岭,潼关天险,草封危堵。
描述华山的高耸与潼关的险峻,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险恶。
偷閒览温柔,犹髣髴华清艳侣。
在温泉边的悠闲时光中,回忆起华清宫的美丽女子,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池畔甃玉阶阑,料应是曾洗凝脂,四围香度。
描述华清池的环境,暗示着曾有美人在此沐浴,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乱峰骤举。恨虏马奔驰无阻。
表达对历史上敌人入侵的愤懑,暗示为保家卫国的无奈。
废兴千古。嗟凭隘难据。
反思历史的变迁,感叹把握历史的困难,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长见金人,咸阳放牧桃林未数。
描绘金朝统治下的咸阳,暗示历史的延续与沧桑,桃林的美丽与历史的沉重形成对比。
回顾。隐几行秦树。
最后回望历史,隐约可见秦朝的树木,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变迁。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了“游历与思考”的双重主题。
诗中提到的“华岳”指的是哪座山?
“潼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恨虏马奔驰无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答案:
《庐山谣》与《卓牌子》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但《庐山谣》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奇特与壮丽,而《卓牌子》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二者各具特色,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