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卓牌子令 立秋日作

《卓牌子令 立秋日作》

时间: 2025-07-27 23:42:35

诗句

池荷锁残粉。

池畔立、西风渐紧。

无意画出秋容,便任新月牵愁,暮寒欺鬓。

相忘终不忍。

拌独对、菱花瘦损。

拟待小阁重凭,紫萸堪插,归鸿定还成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2:35

原文展示:

池荷锁残粉。池畔立西风渐紧。无意画出秋容,便任新月牵愁,暮寒欺鬓。相忘终不忍。拌独对菱花瘦损。拟待小阁重凭,紫萸堪插,归鸿定还成阵。

白话文翻译:

池塘里的荷花已经残败,粉色的花瓣被锁在水面上。站在池边,西风渐渐变得紧凑。无意中描绘出秋天的景象,任由新月带来愁绪,暮色中的寒意侵袭着鬓发。彼此之间的相忘总是令我不忍心。独自一人对着瘦弱的菱花,心中感到凄凉。打算再去小阁凭栏,紫萸花可以插在发间,归来的鸿雁定会又成阵。

注释:

  • 池荷:指池塘里的荷花。
  • 锁残粉:形容荷花的花瓣残缺,似乎被锁住一般。
  • 西风渐紧:指秋天的西风越来越冷。
  • 无意画出秋容:不经意间描绘出秋天的样子。
  • 新月牵愁:新月引发了愁绪。
  • 暮寒欺鬓:傍晚的寒意侵袭鬓发。
  • 相忘终不忍:彼此之间的忘却总让人难以忍心。
  • 菱花瘦损:对着瘦弱的菱花感到心痛。
  • 紫萸堪插:紫萸花适合插在头发上。
  • 归鸿定还成阵:归来的鸿雁一定会再次成群结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诗作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立秋之日,正值季节更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愁苦,反映了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卓牌子令·立秋日作》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反思。诗的开头描绘了池塘边的荷花,残粉锁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事物即将逝去。接着,西风渐紧,带来了秋天的寒意,诗人无意中将秋天的形象描绘出来,但这并非愉悦的景象,反而引发了心中的愁绪。

诗中提到的新月和暮寒,分别象征着希望与失落,诗人在夜晚的孤独中感受到深深的愁苦。接下来的“相忘终不忍”则流露出对过往情感的留恋与不舍,使得整首诗更显沉重。最后几句中,诗人希望在小阁中再次凭栏,插上紫萸,等待归来的鸿雁,预示着对未来的期望与思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荷锁残粉:池塘中的荷花已凋谢,花瓣残留在水面上,暗示秋天即将来临。
  2. 池畔立西风渐紧:西风渐渐变得寒冷,描绘出秋季的气息。
  3. 无意画出秋容:诗人不自觉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4. 便任新月牵愁:新月引发了诗人的愁绪。
  5. 暮寒欺鬓:傍晚的寒意侵袭着诗人的鬓发,增添了愁苦。
  6. 相忘终不忍:面对彼此的忘却,诗人感到难以忍受。
  7. 拌独对菱花瘦损:独自一人面对瘦弱的菱花,情感更加凄凉。
  8. 拟待小阁重凭:打算在小阁中再次凭栏。
  9. 紫萸堪插:紫萸花适合用来插在头发上,象征着美好。
  10. 归鸿定还成阵:归来的鸿雁定会再次成群,象征着希望与团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暮寒欺鬓”,将寒冷比作对头发的侵袭,形象生动。
  • 拟人:如“西风渐紧”,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类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眷恋,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但残败也象征失去。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无常。
  • 新月:象征希望与愁苦的交织。
  • 菱花:象征孤独与脆弱。
  • 紫萸:代表美好,寄托诗人的期望。
  • 归鸿:象征团圆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荷锁残粉”意指什么? A. 荷花盛开
    B. 荷花凋谢
    C. 荷花未开

  2. “西风渐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凉爽
    C. 寒冷

  3. 诗人在小阁中希望插上什么花? A. 荷花
    B. 紫萸
    C. 菱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秋天的主题中,汪东的《卓牌子令》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汪东侧重于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但在意象和风格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解读与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 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雨后宿德州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大历十三年吏部试) 荷钱 梅箭 咏水仙 牧羊儿土鼓应制 竹干青乐钓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蛛丝鼠迹 辛字旁的字 未雨绸缪 贡禹弹冠 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加的词语有哪些 痒苛 裁量 龜字旁的字 淤黑 灵牙利齿 克字旁的字 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课表 蚁萃螽集 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天花乱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