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7:36
原文展示: 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一个小村庄聚集在一起,走近了才发现只有三间屋子。老妇人的姓氏与这个土墩同在,僧人的走廊上长满了青苔。秋意正浓,山色映照着阁楼,雨水充足,水流侵蚀着关口。依旧划船离去,回头望去,树梢上的栏杆依稀可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徵明在游览王婆墩时所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婆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诗中“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展现了从远到近的视角变化,突出了景物的简朴和宁静。“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则融入了人文元素,通过老妇人和僧廊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后两句“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以秋山和雨水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留恋和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婆墩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融入了人文元素,通过老妇人和僧廊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文徵明的其他山水田园诗,如《题西林壁》等,体会其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寅的《桃花庵歌》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简朴的田园生活,但文徵明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唐寅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