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葛城夜发

《东葛城夜发》

时间: 2025-05-07 14:06:47

诗句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

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6:47

原文展示: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白话文翻译:

在东葛的路上,马背上听着夜里的更声。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天空下远处的河水却显得明亮。时光如秋日渐逝,旅人仍在夜里行走。不知村落在哪里,不时听到狗叫声。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蹄声。
  • 东葛路:具体地点不详,可能是诗人行经的一条路。
  • 严更:指夜里的更声,古代夜间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年光:指时间,岁月。
  • 秋渐索:秋天渐渐过去,索取着时间。
  • 客子:指旅人,诗人自指。
  • 村落:村庄。
  • 犬吠声:狗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经东葛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外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人在夜晚行经东葛路的情景。诗中“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一句,通过对月色和天空的对比描绘,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表达了旅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同时,“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旅途孤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诗人行经东葛路,马背上听着夜里的更声,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氛围。
  • “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天空下远处的河水却显得明亮,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时光如秋日渐逝,旅人仍在夜里行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旅途孤独的体验。
  • “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不知村落在哪里,不时听到狗叫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旅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中,通过月色和天空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年光秋渐索”中,将时光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行经东葛路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在外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月出高山黑:月亮升起,高山显得更黑,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天空远水明:天空下远处的河水显得明亮,与高山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犬吠声:狗的叫声,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旅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出高山黑”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拟人 C. 比喻 答案:A

  2. 诗中“年光秋渐索”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B. 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C. 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答案:A

  3. 诗中“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一句,增添了诗的什么感? A. 神秘感 B. 孤独感 C. 喜悦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行旅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文徵明《东葛城夜发》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文徵明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诗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更好地理解文徵明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汉代李元礼 水调歌头(次果州冯宗丞韵) 水调歌头 望华山 水调歌头 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 水调歌头·金马空故事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生日 水调歌头 次雪儿中秋对月感怀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谩昧 髟字旁的字 坐骑 为当 包含后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反躬自问 一日而白 豸字旁的字 笔枪纸弹 喜结尾的成语 八音遏密 鬯字旁的字 葬送 议曹 一哄而散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