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

时间: 2025-08-02 07:51:15

诗句

世界三千何许,牟尼一串拈来。

试从色相觅真才。

金粟如来现在。

有觉有生常住,非因非想休猜。

妙香圆密证胚胎。

放下依然无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7:51:15

原文展示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
作者: 邓嘉缜 〔近代〕

世界三千何许,牟尼一串拈来。
试从色相觅真才,金粟如来现在。
有觉有生常住,非因非想休猜。
妙香圆密证胚胎,放下依然无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对世界的思考,认为世界是无处不在的。牟尼(佛陀)似乎只需一串念珠,就能体察这一切。他提到,真理不在于表面的形色,而在于内在的实质。金粟是佛教的象征,暗示着真理的现身。接着,诗人指出,觉悟与生命是永恒不变的,不要因思维与想象而产生困惑。最后,他强调放下执念,才能实现无碍的境界。

注释

牟尼: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立者。
金粟:金色的谷粒,寓意珍贵的真理和智慧。
妙香圆密:形容一种细腻而深邃的香气,象征着深奥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69-1935),字竹君,号山圃,近代诗人,致力于将传统诗词与现代思想相结合。他的诗风清新,注重内涵与哲理,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关系。

创作背景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试图通过诗歌探讨生命的意义与真理的本质。

诗歌鉴赏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念珠的描绘,引发对生命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世界三千何许,牟尼一串拈来”,将佛教的智慧与世间的纷扰联系起来,暗示真理并不遥远,只需用心体悟。接下来的“试从色相觅真才”,则是对表象与内在的对比,促使读者反思世间事物的真实性。

诗的中段提到“有觉有生常住,非因非想休猜”,这句强调了觉悟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思维的超越,认为不应被表象所迷惑。最终“放下依然无碍”,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强调了放下执念的重要性,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蕴,展现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界三千何许,牟尼一串拈来:世界千变万化,佛陀只需一串念珠便能把握其真谛。
  2. 试从色相觅真才,金粟如来现在:不要只看表面的色相,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就如金粟般闪耀。
  3. 有觉有生常住,非因非想休猜:觉悟和生命是永恒的,不要因思维而生疑惑。
  4. 妙香圆密证胚胎,放下依然无碍:深邃的智慧如同香气,放下执念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粟”比作真理,提升了诗的哲理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真理的本质、生命的觉悟与放下执念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念珠:象征着修行、佛教的智慧。
  • 金粟:代表珍贵的真理。
  • 香气:象征着智慧的圆满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牟尼”指的是谁?

    • A. 道教的神仙
    • B. 释迦牟尼佛
    • C. 遇见的智者
    • D. 诗人的朋友
  2. “放下依然无碍”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 B. 放下执念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
    • C. 追求物质财富
    • D. 不再思考人生的意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西江月 金粟香念珠》《静夜思》均探讨了内心的平静与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佛教哲理,后者则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新秋 失鹤 晨兴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锡宴日作 江南送别 安贫 赠孙仁本尊师(在袁州) 昼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秤衡 大騩 斤字旁的字 介鳞 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眼穿心死 亲卫 九文 好施乐善 亠字旁的字 魂牵梦萦 包含渭的成语 以言为讳 懵然无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