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江月

《西江月》

时间: 2025-04-27 14:36:29

诗句

草绿溪桥断处,鸟飞残月天边。

烟波江上钓鱼船。

赊取闲情无限。

入社先求许饮,多情偏要参禅。

此中欲辩已忘言。

且自饱餐茶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9

原文展示:

草绿溪桥断处,鸟飞残月天边。
烟波江上钓鱼船。赊取闲情无限。
入社先求许饮,多情偏要参禅。
此中欲辩已忘言。且自饱餐茶饭。

白话文翻译:

在草木变绿的地方,溪边的桥已断,
鸟儿飞过,残月挂在天边。
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有一只钓鱼的船。
我向大自然借来无限的闲情。
入乡时首先要找酒喝,多情的人偏爱参禅。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辩论已然忘却言语,
不如先饱餐一顿茶饭。

注释:

  • 草绿:草木生机盎然,春天的象征。
  • 溪桥断处:溪边的桥断裂,暗示孤寂和断绝。
  • 鸟飞:鸟儿飞翔,带来生动的意象。
  • 残月:指天边的月亮,象征时光流逝。
  • 赊取:向大自然借来,含有轻松自在的意味。
  • 入社:指进入一个社交圈或社区。
  • 许饮:得到饮酒的许可。
  • 多情:情感丰富,容易受感动。
  • 参禅:指修习禅宗,寻求内心的宁静。
  • 饱餐:吃得饱,暗示生活的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叙伦(1886-1964),字仲明,号白舟,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马叙伦在生平的某个闲适时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表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无常和哲理。

诗歌鉴赏:

《西江月》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篇“草绿溪桥断处,鸟飞残月天边”,通过对草色、溪水和鸟儿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自然图景。接着“烟波江上钓鱼船”,通过“钓鱼船”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作者在追求闲情的同时,也在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入社先求许饮”,既是对社交的一种幽默调侃,也是对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思考。多情偏要参禅,表明作者对情感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暗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最后“此中欲辩已忘言”,则是对语言的无力感的反思,强调了在深刻的体验面前,言语的局限。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人性深刻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绿溪桥断处:生机勃勃的春景,表明自然的复苏。
  2. 鸟飞残月天边:鸟儿飞舞,点缀了宁静的夜空,残月则暗示时间的流逝。
  3. 烟波江上钓鱼船:江面上宁静的钓鱼船,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4. 赊取闲情无限:借来无限的闲情,表达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5. 入社先求许饮:强调社交中的酒饮文化,蕴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6. 多情偏要参禅:情感丰富的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反映了生活的哲理。
  7. 此中欲辩已忘言:在深刻的体验中,语言变得无力,强调内心的觉悟。
  8. 且自饱餐茶饭:回归生活的简单,表达对日常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草绿溪桥”、“烟波江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将鸟与月的描写赋予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探讨了内心宁静与生活繁忙之间的矛盾。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绿:象征生命与希望。
  • 溪桥:代表人与自然的连接。
  • 残月: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钓鱼船:象征悠闲和自在的生活态度。
  • 参禅:代表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绿溪桥断处”描绘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赊取闲情无限”中的“赊取”是什么意思?

    • A) 借来
    • B) 停留
    • C) 购买
    • D) 赠予
  3. 诗中提到的“多情偏要参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爱情的追求
    • B) 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 C) 对友情的珍惜
    • D) 对名利的向往

答案:

  1. A) 春天
  2. A) 借来
  3. B) 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马叙伦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马叙伦的诗更为内敛,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而苏轼则更加豪放,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

参考资料:

  • 《马叙伦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雄寺陈朝桧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迹状 司马青衫 揭破 马馆 自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目乱睛迷 无咎无誉 齿字旁的字 英姿迈往 触景生情 见字旁的字 有功不赏,有劳不录 疋字旁的字 里勾外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