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时间: 2025-05-01 18:26:06

诗句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6:06

原文展示: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作者: 黄庭坚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事物从来没有像它那样,想要强行融入各种流派。
骨骼坚硬并不是黄阁的相貌,眼睛清澈能看见白色的蘋洲。

注释:

  • 从来:一向,向来。
  • 不似一物:并不像某一种事物。
  • 妄欲:轻率地想要,妄图。
  • 贯穿:穿透,融入。
  • 九流:指各种学派、流派。
  • 骨硬: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质坚韧。
  • 黄阁:指古代的一种建筑,黄阁在诗中可能指代一种高贵或特殊的身份。
  • 眼青见白蘋洲:眼睛明亮,能看到白色的蘋洲(即水中生长的植物)。

典故解析:

  • 九流:古代指各种学派,后演变为指学术流派的多样性。
  • 黄阁:可能暗指历史人物或特定的文化象征,体现高洁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其诗风清新脱俗,独具个性,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在追求艺术理想时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世俗流派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艺术流派和个人独立性的思考。开篇即以“从来不似一物”引入,展示了他对于世间万象的深刻观察,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体的独特性。紧接着的“妄欲贯穿九流”则蕴含了对那些轻率追求流派融合的批判,表现出他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借用“骨硬非黄阁相”来形容自己坚韧的个性,暗示了他对外在形式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眼青见白蘋洲”则表现了他清晰的视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象征着他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黄庭坚的个性,既有对流派的反思,也有对个人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传达出一种对真实与理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不似一物:强调事物的独特性,暗示诗人不愿意随波逐流。
  2. 妄欲贯穿九流:批判那些轻率试图融入各个流派的态度。
  3. 骨硬非黄閤相:表明自己内心坚定,不追求表面的华丽。
  4. 眼青见白蘋洲:描绘一种清澈的视野,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骨硬”比喻人格的坚韧。
  • 对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与追求,通过对流派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真实和个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流:象征多样性与纷繁复杂。
  • 黄阁:高贵、典雅的象征,代表文化的深厚。
  • 蘋洲:自然美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流派的看法? A. 从来不似一物
    B. 眼青见白蘋洲
    C. 骨硬非黄閤相
    D. 妄欲贯穿九流

  2. 诗中“骨硬”主要形容什么? A. 诗的内容
    B. 诗人的性格
    C. 自然景物
    D. 流派的特征

  3. “妄欲贯穿九流”中“妄欲”意指? A. 正确的想法
    B. 轻率的想法
    C. 深思熟虑
    D. 不切实际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两人都是宋代著名词人,但黄庭坚更多地体现出对个体艺术追求的坚持,而苏轼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黄庭坚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西湖春涨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一 渔庄鸣榔 西湖竹枝 其十三 西湖初夏 西湖八景 其一 仙桥柳色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十六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一 西湖曲 西湖 西湖竹枝 其二十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委委曲曲 唾手可取 毋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飞刃 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骑 飠字旁的字 回天挽日 怀贞 稚蕊 抢地呼天 沾沾自衒 万事全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