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1:50
不悟身边一斗红,
圣贤随世亦时中。
何人知有中书巧,
缚送能书陈孟公。
全诗翻译:
身边的一斗红色(墨水),我竟然没有领悟到。圣贤们的智慧与世俗的时机也是相合的。谁能知道中书省的巧妙之处呢?它能把能书的陈孟公(陈献章)缚送到哪里去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兼具理性与感性,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和黄庭坚的交往中,体现了苏辙对书法和文化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书法艺术的重视。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思考,开头的“不悟身边一斗红”直接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对书法的忽视或未能领悟的遗憾。接下来的“圣贤随世亦时中”则显示出作者对圣贤智慧的认可,强调了智慧与时势的结合,暗示人在社会中应当适应变化、把握机会。
“何人知有中书巧”一语,表现了对中书省巧妙运作的赞叹,反映了政治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而最后一句“缚送能书陈孟公”则将书法与陈献章的名声结合起来,显示了书法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书法艺术的意义及其与文化、政治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智慧与时机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书法的深情与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斗红”指的是什么?
A. 斗酒
B. 斗墨
C. 斗米
D. 斗水
“圣贤随世亦时中”这句的意思是?
A. 圣贤们永远不变
B. 圣贤的智慧要适应时代
C. 圣贤是无所不能的
D. 圣贤不需要世俗关注
“缚送能书陈孟公”中的“能书”指的是?
A. 擅长书法的人
B. 擅长诗歌的人
C. 擅长绘画的人
D. 擅长音乐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