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0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09:09
岑寂东园可散愁,
胶胶扰扰梦神州。
万竿苦竹旌旗卷,
一部鸣蛙鼓吹收。
雨后月前天欲冷,
身闲心远地偏幽。
杜门谢客恐生谤,
且作人间鹏鹖游。
这片寂静的东园可以让我散去愁苦,
在梦中模糊不清的神州显现。
成片的苦竹像旌旗一样卷起,
一阵蛙鸣如同乐器的吹奏声。
雨后月亮映照,天气渐渐变冷,
我身处闲适,心远离尘世,环境幽静。
我闭门谢客,恐怕会引来谣言,
不如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鹏鹖飞游人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深受后世推崇。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之时,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东园是他隐居时的环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隐居生活中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东园的宁静,表明在此处可以散去烦恼,这种自然环境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接着,诗人通过“胶胶扰扰梦神州”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惆怅,梦境中的神州仿佛是一种无形的牵挂。接下来的“万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鸣蛙鼓吹收”,不仅描绘了竹林的景象,也象征着一种坚韧与力量。雨后月前的景象,带有一丝寒意,暗示着人生的冷暖变化,通过“身闲心远地偏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处,杜门谢客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选择做一只鹏鹖,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岑寂东园可散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杜门谢客恐生谤”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鹏鹖”象征着什么?
苏轼与王维的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纠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