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5:35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弹指超然一念初,从儒从佛两遽庐。
十年向走半天下,万卷不称行秘书。
故自高怀嫌入俗,不妨儿辈共憎渠。
临行半偈如何道,裂转虚空最起予。
全诗翻译:
在指尖弹动之间,超然的念头刚刚开始,从儒家和佛教两种思想中选择居所。
十年来我走了半个天下,阅读的书卷却无法称作我的行踪记录。
因此我自高自大,不愿意融入世俗,但也不妨碍年轻人对我的厌恶。
临行时我该如何表达这半句偈语,撕裂虚空的道理,最终让它启迪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思想和对社会的观察,常常探讨哲理和人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流谦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期,他在游历十年后,感受到对世俗的困惑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出对传统与个人信仰的挣扎。
《吊无为照老三首》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冲突与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李流谦通过“弹指超然一念初”开篇,展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哲学思考的追求。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承认自己在儒家与佛教思想之间的挣扎,既想要追求高尚的理想,又感到世俗的干扰和困惑。
诗人的自省,尤其在“十年向走半天下,万卷不称行秘书”中达到高潮,他意识到尽管自己走遍千山万水,读书无数,却未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这种对知识和经验的反思,揭示了李流谦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自己虽自高自大,却不妨碍年轻人的厌恶。最后一句“裂转虚空最起予”,则是对理想和哲学的追寻,体现了他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李流谦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具有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索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达对哲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流谦选择了哪两种思想作为他的“居所”?
A. 道教与儒家
B. 儒家与佛教
C. 佛教与道教
诗中“十年向走半天下”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骄傲
B. 诗人的游历经历
C. 诗人的失败
“裂转虚空”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物质的追求
B. 哲理的领悟
C. 对世俗的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