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32
赠姜勉中昆仲
刘果 〔清代〕
吴门风雨听鸡声,共被君家旧著名。
鼓瑟耻为齐处士,传经犹是鲁诸生。
孝能继志由天性,淡以论交见古情。
一榻东邦三皂帽,幼安千载有同盟。
在吴门的风雨中,我听见了鸡鸣声,与你的家族一起共享昔日的荣耀。
弹瑟的我,羞于成为齐国的处士,传授经书的我,仍然是鲁国的书生。
孝道能继承志向,这是天性使然;平淡的交往中,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怀。
一张床上,东方的三顶皂帽,幼安千年,大家依然有着同盟的情谊。
作者介绍:刘果,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崇尚儒家思想,作品多以抒情和咏怀为主。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借古人之情表达当代之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在风雨中听鸡声,感叹时光流逝,与朋友姜勉中昆仲的友情深厚,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赠姜勉中昆仲》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风雨中的鸡鸣声,唤起了诗人对友人及往昔岁月的追忆。开头的“吴门风雨听鸡声”不仅设置了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鸡鸣声象征着清晨的希望与新生,但在风雨中却显得格外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的“共被君家旧著名”,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时光荏苒,但旧日的名声和情感依然存在。
“鼓瑟耻为齐处士,传经犹是鲁诸生”一联,诗人在自我反省中,质疑当代士人的清高与自负,认为传授经典的意义在于继承与弘扬,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名声。接着的“孝能继志由天性”,强调了孝道的内在价值,指出亲情与志向的传承是自然的结果。
结尾“一榻东邦三皂帽,幼安千载有同盟”描绘了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三皂帽象征着儒家士人的风范,强调了友谊的长久与坚持。这首诗在朴素的语言中透露出深刻的思想,既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人际关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友情、孝道及文化传承展开,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的敬仰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求真务实、重视内心的情感联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门”指的是哪个地区?
“鼓瑟耻为齐处士”中,诗人对齐处士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三皂帽”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