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24
眼入平芜隔暝霞,有兄官满未归家。三人兄弟仍三处,指点飞鸿一叹嗟。
眼前是平坦的田野,远处霞光渐暗,兄长在外做官还未归家。三兄弟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一起看着飞过的鸿雁,不禁叹息。
李流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家国和兄弟情谊的关注。他的作品常具情感深邃、意境清新之特点。
这首诗在李流谦的生平背景下创作,可能源于他对家庭关系的思考,特别是兄弟分散在外,无法团聚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尤为常见,反映了士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偶成其九》以平淡的笔触描绘了兄弟间的分离与思念,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眼入平芜隔暝霞”,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感。接着提到兄长在外做官,突显了兄弟间的距离感,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愈加浓烈。
“三人兄弟仍三处”则强调了兄弟间的分散,诗人用“仍”字道出一种无奈和落寞。最后一句“指点飞鸿一叹嗟”,通过指点飞鸿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对兄弟的惦念与叹息,鸿雁在这里不仅仅是鸟类的象征,更是游子与家乡、兄弟间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李流谦细腻的观察力和敏感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对家庭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既有景,又有情,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围绕兄弟间的思念与离散展开,表达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兄长的思念,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家庭情感的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飞鸿”象征什么?
诗人对兄长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李流谦的《偶成其九》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而李流谦则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离散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