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安寓怀

《长安寓怀》

时间: 2025-07-27 06:31:37

诗句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

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6:31:37

原文展示:

长安寓怀
作者: 张蠙 〔唐代〕

九衢秋雨掩闲扉,不似干名似息机。
贫病却惭墙上土,年来犹自换新衣。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的九条大道上,秋雨悄然蒙住了我的门扉,感受不到外界的喧嚣,内心却不似表面宁静。生活的贫病让我感到羞愧,就像墙上落满的泥土,而这些年来我仍然在不断换上新衣。

注释:

  • 九衢:指长安的街道,古时长安城有九条主要的街道。
  • 闲扉:指静谧的门扉,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干名:指名声,诗人感叹与名声无关的真实感受。
  • 息机:指停止喧嚣,内心宁静。
  • 贫病:生活的困苦与疾病。
  • 墙上土:比喻生活的艰难与窘迫。
  • 新衣:象征生活表面上的改善或伪装。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墙上土”与“新衣”的对比,反映出一种对社会地位与个人内心的思考,借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作品风格多变,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长安,诗人身处繁华的长安,却感受到生活的困顿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长安寓怀》通过描绘秋雨中的长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生活的无奈。开头的“九衢秋雨掩闲扉”以秋雨渲染出一种沉闷的氛围,似乎预示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诗人以“干名似息机”表达出对名声的淡漠,反映了他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后两句则将焦点转向生活的艰辛,贫病的困扰让他感到羞愧,尽管外表上仍在“换新衣”,但内心的苦闷与矛盾却如墙上的泥土般无法掩盖。整首诗情感深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衢秋雨掩闲扉:描绘出长安的秋雨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
  2. 不似干名似息机:表明诗人对名声的淡漠,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名利并无关系。
  3. 贫病却惭墙上土:贫穷与疾病的折磨让他感到羞愧,墙上落满的泥土比喻他内心的卑微。
  4. 年来犹自换新衣:尽管生活艰难,仍在努力保持外表的体面,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墙上土”比喻生活的困境。
  • 对比:贫病与新衣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漠视和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表达了对内心真实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着忧愁与思考。
  • 新衣:象征着对外表的伪装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衢”指的是哪座城市?

    • A. 洛阳
    • B. 长安
    • C. 杭州
  2.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淡漠
    • C. 羡慕
  3. 诗中“墙上土”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贫困
    • C. 荣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蠙的《长安寓怀》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张蠙更为个人化,反映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动荡中表达对家国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叹九首 其四 九叹九首 其三 九叹九首 其二 九叹九首 其一 思归引 秋日惨淡 宫怨 其一 女儿子 塞姑 其三 塞姑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发郎官 还原反本 包含敢的成语 千变 包含策的词语有哪些 黯然失色 提土旁的字 不凉不酸 予取予夺 文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诜诜 清都绛阙 包含孰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啜的成语 页字旁的字 存款准备金率 鞅缰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