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游西山赠许尊师

《再游西山赠许尊师》

时间: 2025-05-07 19:44:19

诗句

别后已闻师得道,不期犹在此山头。

昔时霜鬓今如漆,疑是年光却倒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4:19

原文展示:

再游西山赠许尊师
作者: 张蠙 〔唐代〕

别后已闻师得道,不期犹在此山头。
昔时霜鬓今如漆,疑是年光却倒流。

白话文翻译:

自从分别后,我听说老师已经得道,没想到您仍旧在这座山头。
当年白发如今却如黑发,仿佛时间的流逝反而倒流了。

注释:

字词注释:

  1. 得道:指达到某种高深的境界或获得真理,通常指修道或成仙。
  2. 山头:山的顶端或高处,这里指诗人再访的地方。
  3. 霜鬓:形容白发,通常是因为年老而生的白发。
  4. :形容黑色,通常用来指代黑发。
  5. 年光:年华,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得道”可以联想到古代道教文化,许多文人都向往成仙和修道的生活。
  • “霜鬓”与“漆”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作品多以山水、友谊、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张蠙与许尊师分别后再次游西山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再游西山赠许尊师》是一首表达尊师重道之情的诗作。诗的开头,张蠙提到自己在分别后听闻老师得道的消息,表现出对老师修道成功的赞赏与钦佩。接着,诗人回到山头,看到老师依然在此,心中充满了意外与欣慰。

第二联的“昔时霜鬓今如漆”,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用“霜鬓”比喻年老时的白发,而现在却“如漆”,仿佛时间在这个山头上停滞了,体现了对老师修道成仙的向往和羡慕。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也折射出唐代士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

诗人的用词恰到好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篇赠诗,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后已闻师得道:表示离别后已经听说老师修道成功,表明了诗人对老师的关注与敬仰。
  2. 不期犹在此山头:诗人未曾预料到老师依然在山上,显示出对老师的意外与欣喜。
  3. 昔时霜鬓今如漆:对比过去的白发与现在的黑发,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4. 疑是年光却倒流:诗人感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反映出对老师修道成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霜鬓”和“漆”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
  • 比喻:将白发比作霜,形象生动,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师道尊重与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头:象征着隐逸与修道的理想之地。
  2. 霜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3. :代表年轻与生机,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蠙在诗中提到的“师得道”是指什么?

    • A. 学业有成
    • B. 成仙修道
    • C. 事业成功
  2. “昔时霜鬓今如漆”中“霜鬓”指的是?

    • A. 黑发
    • B. 白发
    • C. 金发
  3.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赞美与感慨
    • C. 幽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深邃,与张蠙的诗中对师生情谊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叙伦五言二十首 题汤柏纪程文 命拙 读金銮密记 叙伦五言二十首 其十四 岁晚书事十首 寄题杨𢡟卿孝感堂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 江天暮雪 立春七首 病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朋友 包含怯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摩丝 燕金募秀 龙飞虎跳 吟结尾的成语 革命反正 枪榆 认开头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磕头撞脑 丶字旁的字 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布衣疏食 竹字头的字 岩居之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