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04
所居近积水,夏溽冬尚濡。
家人苦阴翳,竞欲新其居。
湫隘疾易生,爽垲病岂无。
不见旧侨人,廿载何乐胥。
曷观东邻僧,土木宁安躯。
敝庐在南中,较此尤拘墟。
退守缩屋贫,来年我归欤。
我居住的地方靠近积水,夏天湿热,冬天依然潮湿。
家人受苦于阴湿的环境,都想要换个新家。
这里狭窄潮湿,生病的情况难以避免,
而我不见旧日的邻居,二十年过去了,何乐而乐呢?
不妨看看东边的和尚,木土结构的房子倒显得安稳。
我的破庐在南边,相比之下更显得局促。
我退守在狭小的房屋中生活艰难,明年我该不该回去呢?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汪师韩(约1686-1750),字适之,号梅山,晚号云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其诗作多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杂述 其四》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环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出对乡土情怀的浓厚关切。
《杂述 其四》是一首反映生活困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居住环境的恶劣以及对邻居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抑郁。开头几句“所居近积水,夏溽冬尚濡。”直接点出居住环境的潮湿和阴暗,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家人因阴湿而苦,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湫隘疾易生,爽垲病岂无。”这句中,诗人提到生病的困扰,表明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对苦闷生活的描绘。紧接着,诗人感慨“廿载何乐胥”,二十年过去,生活依旧艰难,感叹时光流逝而无所获。
后面的几句则引入了东邻的和尚,暗示出一种对比:和尚的房子虽然简单,却显得更加安稳。诗人在这里反思自己的生活选择,表达出一种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最后,“来年我归欤”的疑问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似乎在问自己是否应该重新回到曾经的地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追求生活安定与内心挣扎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普遍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中使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和尚的房子与自己的房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有多处使用了隐喻,表达了对生活环境的无奈与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环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清代社会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夏溽冬尚濡”是指什么情境?
A. 夏天干燥,冬天湿润
B. 夏天湿热,冬天依然潮湿
C. 夏天寒冷,冬天炎热
诗人提到的东邻的和尚代表了什么?
A. 贫苦的生活
B. 生活的安稳
C. 远方的向往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满怀信心
B. 迷茫与犹豫
C. 坚定不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师韩与杜甫的作品在生活的困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汪师韩更多表现出对环境的无奈,而杜甫则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生活的多维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