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滔滔不持戒

《滔滔不持戒》

时间: 2025-05-07 19:42:44

诗句

滔滔不持戒,兀兀[1]不坐禅。

酽[2]茶三两椀,意在钁头[3]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44

原文展示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椀,
意在钁头边。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心中烦躁不宁,无法遵守戒律,坐不下心来打坐修行。只喝几杯浓茶,心思却仍然在打坐时的钁头(指刀刃)边缘。

注释

  • 滔滔:形容水流得很急,引申为心中思绪纷乱。
  • 不持戒:不遵循佛教的戒律。
  • 兀兀:形容静坐不动的样子。
  • 酽茶:浓茶。
  • 三两椀:形容数量不多,几碗茶。
  • 意在钁头边:心思停留在打坐时的刀刃边缘,表示心不在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慧寂,唐代高僧,禅宗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反映禅宗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慧寂修行时期,反映了他在修行过程中面临的内心挣扎与对戒律的思考。社会背景下,佛教在唐代盛行,许多僧人参与到禅宗的修行中,探讨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纠结与不安。开篇的“滔滔不持戒”即展示了一个修行者在内心的挣扎,尽管身为一名僧人,但内心却被纷乱的思绪所困扰,无法完全遵循戒律。接下来的“兀兀不坐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矛盾,表明作者虽然身处静坐的环境,却无法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反映出修行的艰难。

“酽茶三两椀”则引入了生活的细节,浓茶象征着作者对此刻的放纵与安慰。最后一句“意在钁头边”则暗示了对生命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像刀刃一样的边缘,象征着人生的脆弱与无常,让人不禁思考该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修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思考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滔滔不持戒:表达了内心的纷乱,无法遵循戒律。
  2. 兀兀不坐禅:说明虽然在修行环境中,内心却无法静下心来。
  3. 酽茶三两椀: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对浓茶的依赖。
  4. 意在钁头边:暗示着对生命和修行的思考,心思常在危险的边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滔滔”,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酽茶”、“钁头”,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深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内心的挣扎与对修行的反思,表达了人在生活中的烦恼与对心灵宁静的渴望。通过对日常细节的描写,彰显了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

意象分析

  • 滔滔:象征纷乱的内心。
  • 酽茶:象征对安慰与放松的追求。
  • 钁头:象征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滔滔”主要形容什么?

    • A. 水流急
    • B. 心中纷乱
    • C. 风声响
  2. “兀兀不坐禅”中“兀兀”最接近的意思是?

    • A. 忙碌
    • B. 静坐
    • C. 独处
  3. “意在钁头边”所传达的意象是?

    • A. 安宁
    • B. 危险
    • C. 快乐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问刘十九》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对比《问刘十九》,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慧寂的作品更偏向于内心的挣扎与修行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禅宗诗词选》
  • 《唐代文化与社会》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姝媚 解连环·万珠悬碧 一萼红·玉婵娟 齐天乐·十洲三岛曾行处 齐天乐 蝉 齐天乐·绿槐千树西窗悄 水龙吟·晓寒慵揭珠帘 高阳台·霜楮刳皮 西江月 为赵元父赋雪梅图 摸鱼儿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书走檄 韦字旁的字 江浦 卖爵赘子 疋字旁的字 默然无语 凝神 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淫词媟语 耳字旁的字 条件刺激 包含泄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煜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治道 因败为成 鹵字旁的字 鱼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