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无锡望惠山

《无锡望惠山》

时间: 2025-05-05 21:17:59

诗句

九峰天半落,一棹夕阳过。

客为游山盛,船因载水多。

溪边高士宅,月下榜人歌。

好趁樵风便,轻船采芰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7:59

原文展示:

无锡望惠山
作者: 史夔 〔清代〕

九峰天半落,一棹夕阳过。
客为游山盛,船因载水多。
溪边高士宅,月下榜人歌。
好趁樵风便,轻船采芰荷。


白话文翻译:

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九座山峰在天际显得格外迷人。水面上,一只小船缓缓划过。游客们纷纷游览山水,船上因载着大量的水而显得沉重。在溪边,有位高士的宅邸,月光下,有人在船上唱歌。趁着樵夫顺风而行,轻舟采摘芰荷,正是好时光。


注释:

  • 九峰:指惠山的九座山峰,表示景色的壮丽。
  • 一棹:一只小船,形容轻快地划行。
  • 客为游山盛:游客们来这里游山欣赏风景,非常热闹。
  • 船因载水多:小船因为载着许多水而显得沉重。
  • 高士宅:指居住在溪边的高士,寓意清雅、脱俗。
  • 榜人歌:指在船上唱歌的人,体现出悠闲的气氛。
  • 樵风:指砍柴的风,象征着自然的风力,顺风而行。
  • 轻船采芰荷:轻盈的小船在水中采摘芰荷,展现出一种闲适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无锡望惠山》创作于清代,无锡的惠山是著名的山水胜地,作者在此游览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无锡望惠山》是一首富有自然美感和人文情怀的诗。诗中描绘了惠山的壮丽景色以及游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山水人文关系。开篇的“九峰天半落”便勾勒出一个美丽的黄昏,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觉。随着小船的划动,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中提到“客为游山盛”,描绘了游客们在山水之间徜徉的热闹场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船因载水多”则巧妙地传达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虽有沉重,但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接着,诗人写道“溪边高士宅”,让人联想到隐逸高士在自然环境中的清雅生活,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文化气息。

“月下榜人歌”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宁静夜晚,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趁樵风便,轻船采芰荷”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峰天半落:描绘了惠山的壮丽,强调了落日的美景。
  2. 一棹夕阳过:小船在夕阳下划行,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3. 客为游山盛:游客众多,显示出这个地方的受欢迎程度。
  4. 船因载水多:船只因水多而显得沉重,暗示自然的力量。
  5. 溪边高士宅:高士的居所,体现出一种隐居的理想生活。
  6. 月下榜人歌:月光下的歌声,渲染出夜晚的宁静。
  7. 好趁樵风便:顺风而行,象征着生活的顺畅。
  8. 轻船采芰荷:轻舟采摘芰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相结合,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 对仗:使用“客为游山盛”与“船因载水多”形成对照,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运用“夕阳”、“高士宅”、“月下”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与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峰: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夕阳: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 高士宅:象征隐逸与清雅的生活态度。
  • 芰荷:象征着自然的纯洁与美好,常与闲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武夷山
    • B. 惠山
    • C. 黄山
    • D. 泰山
  2. 诗中描绘的主要时间是什么时候?

    • A. 清晨
    • B. 正午
    • C. 黄昏
    • D. 深夜
  3. “船因载水多”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船很轻
    • B. 船很重
    • C. 船很快
    • D. 船很慢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渔舟唱晚》 -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但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内心交流。
  • 张志和的《渔舟唱晚》:描绘了水乡的生活,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些作品中,虽然表达的主题相近,但各自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题金虎文峤庵词 满庭芳 蚊烟 满庭芳·清净家风 满庭芳 满庭芳 五月五日泛丰溪 满庭芳 题荔村草堂图 满庭芳 竹岩嵯尹重来江左,出《双鬟伴读图》嘱题,尚是十年前所作,展卷慨来,为赋是解 满庭芳 春晚客居,感悼自遣 满庭芳 绍圣甲戌暮春与周仁熟试赐茶书此乐章中岳外史米元章书 满庭芳 郑圃看菊,并柬主人,即用王大令词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狗续貂尾 年已及艾 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群口铄金 釆字旁的字 客侣 彑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平康里 谣传 毛举细事 四点底的字 舆人之诵 风掣雷行 沙米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