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植小园寄留台张郎中二首

《和参政丁侍郎洛下新植小园寄留台张郎中二首》

时间: 2025-05-04 01:40:26

诗句

水竹郊园占洛畿,私书素友约忘机。

公今已为苍生出,虽有云山那得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26

原文展示:

水竹郊园占洛畿,私书素友约忘机。公今已为苍生出,虽有云山那得归。

白话文翻译:

在洛水边的竹林和郊外的园子占据了洛城的近郊,我与素日好友的书信往来约定了忘却尘世的机巧。如今您已经为了苍生而出仕,即使有那云山的美景,又怎能归隐呢?

注释:

  • 水竹:指水边的竹林。
  • 郊园:郊外的园子。
  • 洛畿:洛城的近郊。
  • 私书:私人书信。
  • 素友:平日的朋友。
  • 忘机:忘却尘世的机巧,指归隐。
  • 苍生:百姓。
  • 云山: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宋祁在洛城任职期间,寄给远在留台的张郎中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出仕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洛城任职期间,寄给远在留台的张郎中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出仕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祁对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仕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水竹郊园占洛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次句“私书素友约忘机”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忘却尘世的共同愿望。后两句“公今已为苍生出,虽有云山那得归”则流露出对友人出仕的无奈和对归隐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竹郊园占洛畿”:描绘了洛城近郊的水边竹林和郊外园子,营造了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2. “私书素友约忘机”:表达了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约定忘却尘世的机巧,共同追求隐逸生活。
  3. “公今已为苍生出”:指友人已经为了百姓而出仕,承担了社会责任。
  4. “虽有云山那得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仕的无奈,即使有隐居的地方,也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水竹郊园”比喻宁静的自然环境,“云山”比喻隐居的地方。
  • 对仗:“私书素友”与“公今已为”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了对友人出仕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 水竹: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郊园:象征隐逸的生活场所。
  • 私书:象征深厚的友情。
  • 云山:象征隐居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水竹郊园”指的是什么? A. 洛城的近郊 B. 洛城的市中心 C. 洛城的远郊 答案:A

  2. 诗中的“忘机”指的是什么? A. 忘记机器 B. 忘却尘世的机巧 C. 忘记朋友 答案:B

  3. 诗中的“云山”象征什么? A. 隐居的地方 B. 出仕的地方 C. 旅游的地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宋祁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情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苏长公雪诗 其二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一 绿牡丹 送赵大理 某氏新园 养生书成纪事与梦 玉师挽章 戊辰廿有四日尚宾时中宿于圜夜大风雨冰厚尺诘朝得子甘北报走笔遍诸友 元夕寄金武康 寿马先生七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跑西奔 包含噶的词语有哪些 弄捕潢池 昂昂不动 示字旁的字 畎疆 雪桂 包含徒的词语有哪些 径情直遂 逸典 辵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包含鲋的词语有哪些 一筹不画 木字旁的字 引决自裁 知其一未睹其二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