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葛巾自向沧浪濯

《菩萨蛮·葛巾自向沧浪濯》

时间: 2025-04-29 20:55:14

诗句

葛巾自向沧浪濯。

朝来洒酒那堪著。

高树莫鸣蝉。

晚凉秋水眠。

竹床能几尺。

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

梦中琴断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55:14

原文展示

菩萨蛮·葛巾自向沧浪濯
作者:辛弃疾 〔宋代〕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洒酒那堪著。
高树莫鸣蝉。晚凉秋水眠。
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
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述了作者在沧浪水边洗净葛巾的情景。早上洒下的酒,实在难以再沾染。高树上的蝉声不再鸣叫,夜晚的凉风中,秋水静静地入眠。竹床不过几尺,梦中飘浮着华胥国的幻影。山间泉水轻轻流淌,梦中却听见琴弦断裂的声响。

注释

  • 葛巾:一种用葛麻织成的头巾,古时多用于洗涤。
  • 沧浪:指大海或大河,这里象征着一种情感的寄托。
  • 洒酒:指饮酒,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
  • 华胥国:传说中的一个理想国度,象征着梦幻和美好。
  • 飞泉:清澈的泉水,带有灵动的意象。
  • 琴断弦:象征着失去,可能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而激昂,多表现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辛弃疾中年后,正处于南宋风雨飘摇的时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歌鉴赏

此词以“葛巾自向沧浪濯”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作者在早晨的阳光下,沐浴在秋水的宁静中,虽有洒酒的欢快,但内心却难以平静。高树上的蝉声不再鸣唱,似乎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晚凉的秋水让人心生惆怅,仿佛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竹床能几尺,上有华胥国”的意象,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华胥国象征着一个梦境般的理想国度,而“山上咽飞泉”和“梦中琴断弦”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失去的哀伤。整首词在清淡中透出一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深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葛巾自向沧浪濯:自然而然地在河流中洗涤,暗示一种洒脱的态度。
  • 朝来洒酒那堪著:清晨饮酒,心情却难以再放松,体现了一种内心的矛盾。
  • 高树莫鸣蝉:高树上不再有蝉鸣,带有时光流逝的哀伤。
  • 晚凉秋水眠:晚上的秋水如同沉睡般宁静,暗示着内心的孤寂。
  • 竹床能几尺:竹床虽小,却承载着许多回忆。
  • 上有华胥国:华胥国的梦境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山上咽飞泉:泉水的咽喉声,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美好。
  • 梦中琴断弦:梦里琴弦断裂,表达对美好过往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胥国”象征理想与梦境。
  • 对仗: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秋水和飞泉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感慨,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巾:象征洒脱与自然。
  • 沧浪:代表广阔的情感空间。
  • 华胥国:理想与梦想的象征。
  • 飞泉:表示生命的灵动与美好。
  • 琴断弦:失去与怀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葛巾自向沧浪濯”中“沧浪”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河流
    • C. 理想国
    • D. 竹床
  2. 诗中提到的“华胥国”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与梦境
    • C. 失落
    • D. 孤独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有显著差异,辛弃疾多表现豪放、激昂,而李清照则倾向于细腻、柔情。比较两者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风格与情感的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贺新郎 三韩战争未已,午日用张元干韵作 贺新郎 寄赠吴兴沈凤于 贺新郎 其五 九日感旧 贺新郎(寿吕道山四十九岁) 贺新郎(自贺生孙。丙戌西月) 贺新郎三首 其三 贺新郎 归雁送刘季和韵 贺新郎 贺新郎 春情 贺新郎 其十六 祝栎园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弃我取 缀组 魏阙 子字旁的字 包含蟠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越的词语有哪些 潮涨潮落 黑字旁的字 束带结发 呈诉 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误付洪乔 水径不深 蕃卫 鱼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品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